下架、關停、整頓,互聯網社區陷入監管風波
5月10日深夜,釘釘、探探、陌陌分別發布公告稱,根據政府有關部門指導通知,自5月11日0時至6月11日0時暫停動態發布,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嚴格審核,重點自查用戶發布的動態。
這場自上而下的“社區大整頓”持續已久。2019年1月,國家網信辦宣布啟動為期6個月的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此次專項行動主要針對各類網站、移動客戶端、論壇貼吧、即時通信工具、直播平臺等重點環節中的12類負面有害信息進行整治。
不僅釘釘、探探、陌陌進行自查自糾,最右、虎撲、花瓣網、天天快報等具有社區屬性的產品也都遭遇了全網下架或者被責令整改。此外,國家網信辦還針對小眾即時通訊工具啟動了專項整治,“比鄰”、“聊聊”、“密語”等9款App因違法違規被清理關停。
在對互聯網社區進行整頓的同時,監管層也在推動落實更為嚴格的權責劃分機制,促使社區運營者承擔起更多治理責任。在這場大整頓中,社區運營者承擔了更多的主體責任,“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被更大力度地進行了執行。
同時,監管層也在嘗試以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監管方式對當下的互聯網生態進行治理和維護。2019年4月,快手、火山等新視頻平臺相繼上線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在創新監管方式方面進行的一次探索。
-01-
整頓社區
在針對用戶動態進行自查自糾之前,探探就已經在4月底先后被安卓應用商店和蘋果應用商店下架。對此,探探方面回應:“我們從應用商店獲悉,探探App因為違規被應用商店下架整改,我們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要求,全面自查自糾,深入開展整改,自覺維護健康綠色的互聯網生態。”
作為探探的母公司,陌陌公司做出的回應則將探探的下架原因直接指向了內容管理的疏漏。陌陌公司在回應中表示,公司計劃對探探的內容進行全面自查,并且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以確保全面遵守所有相關法律法規。
剛剛獲得小米投資的最右同樣是因為違法違規內容遭遇了全網下架,在各大手機應用商店都無法下載。打開早先下載的最右App,則顯示系統正在升級中。打開最右的微信小程序,也顯示系統正在更新維護中。
下架之前,最右官微曾在3月29日發布App升級進度報告,稱已完成對審核系統的重構與優化,并重新制定了《最右社區管理規范》與審核標準。同時宣布,在四月第一周重構優化反垃圾系統,升級智能內容識別引擎,更快速有效地攔截處理各類垃圾違規內容。
作為一款以95后年輕人群為目標的搞笑社區產品,高人氣的神評論被看成是最右的核心內容。而評論區往往也是敏感內容隱藏的最好地帶。在一部分帶有軟色情意味的話題中,評論區包含不少低俗留言、小視頻等敏感內容。
從調整公告不難看出,最右面臨著與已經被關停的內涵段子相似的困境。由小眾聚合到社區擴大,平臺上駁雜的信息讓審核監管難度升級,而年輕化的用戶群使其面臨更嚴苛的監管。
不僅是最右,3月24日,#虎撲APP下架#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名,官方回應系內部調整。而外界紛紛猜測,虎撲下架是由于娛樂圈明星粉絲戰而受到牽連。經過調整后,4月17日,虎撲App在蘋果中國區App Store重新上架。
同一時間內被關停的,還包括主打情侶專屬聊天工具屬性的愛情銀行APP。這款APP隸屬于上海聊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曾在2018年一度躥至社交榜單前三。官方數據顯示,其日活超150萬,次日留存達75%。今年3月,經監管部門檢測,愛情銀行社區存在大量違規內容,被關停下架,全面整改。
4月16日,國家網信辦宣布啟動針對即時通信工具專項整治行動,針對類似產品傳播違法違規信息、匿名注冊、欺詐誘騙、為線下違法違規活動提供平臺服務等行業亂象,進行深入巡查和測試。首批清理關停“比鄰”“聊聊”“密語”等9款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的聲音社交App。
其中,以陌生人語音電話社交App比鄰和音樂社交App音遇最為知名。雖然聲音社交類平臺一直未出現現象級的產品,但涉黃涉賭等不良內容并未減少。在媒體報道中,很多聲音社交平臺上的色情服務已經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鏈。在社交逐漸年輕化、低齡化的情景下,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考量遠遠不夠,這也是使其成為監管重點。
微信也同樣受到了這場監管的波及。在微信向iOS平臺推送的7.0.4版本中,已經徹底清除了漂流瓶的入口。據悉,漂流瓶下架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其中存在大量的色情和廣告內容。對于這一說法,騰訊公司并未給予公開回應。
-02-
監管加碼
近年來,網絡行業得到快速發展,用戶規模不斷擴大。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其中,即時通信類APP用戶使用時間最長,占比為15.6%。
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諸多問題。即時通信工具使用門檻低、用戶多、傳播快、隱蔽性強、管理難度大。有的即時通信工具使用者利用“匿名注冊”“閱后即焚”“私密群組”服務開展網絡詐騙、賣淫嫖娼等違法犯罪活動,有的即時通信工具運營者受利益驅使搭建私有服務器,使即時通信工具成為違法犯罪活動的組織平臺。
在《南昌晚報》的報道中,有用戶舉報探探社區內存在大量招嫖信息,對方通過頭像和簽名留下招嫖聯系方式。《半島晨報》也曾報道過有人通過在陌陌上發布不雅照來吸引網友添加其微信,然后向網友兜售涉黃App。
公眾號《滿身銅臭》也于3月26日發布了一篇名為《我在探探上24小時內遇到的25個騙子》的文章,講述了作者注冊探探后24小時內的使用體驗:一共匹配了246個人,其中添加微信30人,直播托15個、游戲托5個、影視騙局2個、博彩引流2個、零食托1個,真人5人。
此輪整頓中曝光的問題不過是冰山一角,互聯網中暗藏的,諸如涉黃、酒托、直播托、博彩引流等灰色產業鏈,都開始借助微信、QQ、陌陌、探探以及各類社交類、社區類產品作為引流和交易的渠道,從中獲取非法收益。這也直接導致了具有互聯網社區屬性的產品成為這次監管的重點。
一年一度的“凈網”、“護苗”行動,針對網絡色情和低俗信息的平臺建立者、發布人員及參與傳播的線下代理進行打擊的同時,強化了對未成年人接觸較多的新視頻平臺、游戲、漫畫、學習類APP等互聯網產品的監管。
而國家網信辦進行的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則對互聯網社區的運營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網信辦明確指出,此次監管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原則進行,既要強化互聯網企業主體責任,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及時約談、查處和曝光。
首先明確平臺具有的管理責任,并對未盡到責任的運營方給予相應的處罰。其次國家網信辦還在與新興的互聯網社區產品一同嘗試改變平臺自我驅動政策的混亂與低效,引導行業建立起統一的規范。比如,快手、火山等新視頻平臺在4月相繼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重新建立常態化的監管機制和市場秩序,是監管部門必須要做的事。新一輪的大整頓,雖然從短期來看對企業品牌和成長造成了不利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未嘗不是一次利好,將平臺未來可能面臨的監管風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03-
商業化困境
從行業層面上看,馬太效應加劇,微信、快手等頭部平臺陷入流量爭奪戰,創業團隊面臨用戶增長停滯的困局。這也使得產品流量價值越來越高。出于商業考量,社區背后的龐大用戶和粘性,必然被資本和創業者青睞。
截止到今年3月份,最右APP安裝量過兩億,用戶平均停留時長75分鐘。同一時期,最右完成了由小米領投,部分老股東跟投的1億美元的融資。這也是近一年來社交社區賽道發生的大額融資之一。
由此也導致了一個問題:在資本和巨額收益的雙向驅動下,常常讓一款產品為了追求眼下的利益,降低運營成本,實現快速的擴張,對一些用戶的違法違規行為放松管理,甚至主動去打一些擦邊球。
至少目前為止,無論是聲音、圖文還是直播、視頻平臺,打擦邊球的創業者仍不在少數。其幕后操盤者們并非不知道這樣做的代價,但流量增長帶來的巨大商業利益助推了他們在法律和道德底線上進一步試探的膽量。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這確實是一種高效地增長和收益手段,但同時也是透支產品壽命的慢性毒藥。大量違法違規內容的存在,也在消耗著平臺的用戶粘性和商業價值。沒有正常用戶會愿意在一個充斥著虛假美女頭像、機器人和二維碼的社區中長久駐足。
很多創業者仍然習慣于形成于互聯網發展初期的這套邏輯:先依靠打擦邊球獲得用戶和市場,依靠資本的助力做大之后,再回過頭來進行治理。而監管趨嚴,會令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資本望而卻步,在下注社交、社區類產品時變得更為慎重。失去資本助力,一切都無從談起。
事實上,隨著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和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因違法違規導致產品被永久下架的風險也隨之不斷提高,高風險越來越難以帶來高回報。而對于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創業者而言,動輒關停整改一個月,這樣的“補課”的成本也有些過于昂貴。
“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徑必然會越來越難走通,行業合規的高標準也意味著產品在設計之初,就要對自身的合規和管理的力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當感性的荷爾蒙被理性的規章制度所遏制住的時候,創業者們需要摸索出一條新的、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也正因如此,已經步入產品成熟化階段的平臺將有更多機會在技術、資源、商業模式等方面建立更深的護城河。而新晉的挑戰者們想要在監管風險的裹挾之下成功突圍,不僅需要突破頭部平臺的圍攻,還要賦予自身更強的產品創新能力,建立獨特的商業化壁壘。
從長遠來看,從業者能否有效地進行平臺內容把控,在商業利益與監管之間尋找到平衡點,才是社交社區平臺走出監管困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