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荊偉:零售云差異化“按需”賦能, 為下沉市場插上智慧零售CPU

2021-03-17 20:39:26   來源:家電消費網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全面促進農村消費的活力也正日益蓬勃。在廣大鄉村下沉市場,傳統的小微零售仍然是零售的主要載體,全國630萬家小零售占據40%的零售份額,構成中國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全面促進農村消費”的活力也正日益蓬勃。在廣大鄉村下沉市場,傳統的小微零售仍然是零售的主要載體,全國630萬家“小零售”占據40%的零售份額,構成中國商業的底色。

  然而,經營模式傳統,供給體系滯后,缺乏有效的市場應對手段,這導致鄉村消費市場長期存在質次價高、服務縱深過長、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成為制約農村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因素。

  在這種情況下,以蘇寧為代表的智慧零售企業紛紛加大開放賦能的力度,以蘇寧零售云等賦能平臺助力農村實體小微零售商轉型升級,為農村消費升級潛力的充分釋放注入了強勁動能。近日,蘇寧易購集團IT總部執行總裁荊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按需服務,快速上手,小微成本,即時產出,是蘇寧下沉市場數字化零售賦能的關鍵”。

  數字化轉型趨勢顯著,平臺差異化賦能成關鍵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絕大多數小微零售商銷售的產品單一、進貨渠道不規范,經營管理全憑“個人經驗”。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包羅萬象的線上零售為農村消費者積蓄已久的消費熱情打開了新的突破口,但也對農村小微零售商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痛定思痛中,很多小微零售商開始思索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他們發現,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數字化轉型,重構消費者一站式消費體驗并提升全流程服務品質,可以有效緩解困境并實現未來的可持續增長。與此同時,廣大小微零售商的數字化轉型,也成為農村振興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明確指出,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網點,推動便利化、精細化、品質化發展,可以有效滿足農村居民消費升級需要。

  不過,對于極度缺乏資金、技術的小微零售商來說,要想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快速轉型卻并不容易。荊偉指出,“傳統行業融入數字化經濟、互聯網經濟發展,需要進行巨大投入,進行業務重大變革,甚至是改變原有的運營模式。這也意味著,小微零售商要想真正實現數字化轉型,‘單打獨斗’幾乎不可能實現;他們需要現有團隊可承接的低成本、高產出、易上手的方案,需要平臺、生態、運營工具、數據服務等差異化的方案或服務,這也是蘇寧零售云的初衷”。

  作為蘇寧開放賦能的典型代表,蘇寧零售云面對農村小微零售商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不斷深度整合蘇寧的品牌、供應鏈、技術、物流、金融、運營等核心資源,為他們打開了全新的局面,也促使蘇寧成為鄉村振興、消費升級的排頭兵。在成立的三年時間里,蘇寧零售云從零開始,一年一個臺階,在2020年底門店數量突破8000家,2021年向著萬店規模沖刺。

  蘇寧零售云是如何做到讓農村小微零售商低成本、快速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呢?

  “按需”賦能,“小零售”進入數字化快車道

  首先,是科技力的全面注入,依托云倉、貨速融、云貨架、云POS、價格情報等數字工具與手段,蘇寧零售云使小微零售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大幅提升商品曝光率、運營效率、選品效率等;其次,蘇寧零售云通過一鍵入駐蘇寧易購,打通蘇寧全產業鏈,為小微零售商實現多業態賦能,以及更多的頁面露出和引流增長,增強了他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荊偉提到,一方面在通盤分析下沉市場、小微零售痛點基礎上形成體系化賦能方案,另一方面,蘇寧零售云并沒有拘泥于固定的開放賦能模式,而是時刻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調整。“實際上我們是將‘on Demand’(按需)的概念引入到蘇寧零售云中,提供差異化、模塊化的按需賦能服務”。

  以蘇寧零售云“在線化”策略為例,荊偉提出,下沉市場的一個特性是“人情社會”意味更濃,人與人的關系更加緊密,在零售方面則表現為容易受“口口相傳”和“口碑效應”影響從而做出消費決策。

  2020年,疫情讓眾多行業陷入困境,為了幫助合作伙伴脫困,蘇寧零售云迅速推出“在線化”解決方案,將周期性促銷活動、門店展陳和培訓、刷墻廣告等傳統引流方式,與“場景社交+社群+直播”線上模式融為一體,同時將微店、推客、拓客等零售技術應用工具以及裂變、拼團、秒殺等多種社交玩法在鄉村地區全面鋪開,滿足“足不出戶”購物的多方需求,構建牢固且源源不斷的流量池,幫助老板們沉淀自己的私域流量陣地。

  有流量也要有貨,在老板們最關心的供應鏈方面,蘇寧零售云導入云倉、貨速融、云貨架等數字化倉儲、金融、出樣工具,實現“門店實物+云貨架虛擬”兩種方式出樣,從源頭上解決供應商品種類匱乏,以及壓貨帶來市場風險等問題。

  可以看到,蘇寧零售云并沒有完全舍棄線下營銷、線下展陳的方式,而是充分利用下沉市場特性,將線上線下服務相互配合,相互補齊。

  荊偉表示,“數字化轉型并非一蹴而就,新技術發展,尤其是AI技術產業化所帶來的紅利,不應該只歸屬于大企業或部分企業,而應該是普惠的,是整個行業的紅利。已經具備相應能力的企業,應進一步放眼長期,開放能力,使得各行業中的小業態、小企業,也能享受數字化以及技術迭代帶來的成果”。

  當被賦能的企業快速取得效益和規模增長的同時,對于行業領軍企業而言,通過開放和賦能,加速了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的重大迭代,從而形成更好的產業生態和“護城河”。

  “這就是數字產業化的意義和魅力”,荊偉表示。

  這也正印證了“on Demand”(按需)賦能的概念,只需接入零售云,就相當于接入了流量、渠道、供應鏈、物流、數據、平臺、生態等模塊,零售云老板們按需配置自己可承接、易操控,最高效、最經濟的數字化“裝備”。

  可以說,蘇寧零售云在“on Demand”(按需)概念的指導下,切實結合鄉村的不同場景、業態需求,為小微零售商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推動他們快速進入了數字化發展的快車道。據了解,蘇寧零售云在2020年累計為縣域市場帶來超2000萬件優質商品,直接輻射上萬鄉鎮,雙線服務超2.5億用戶,協助超1800個品牌商實現渠道下沉。在2021年第一季度共將新開600家加盟店,預計年底將達到12000店規模。

  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持續深化,全面促進農村消費已經成為零售行業的重中之重。2017年至今,蘇寧持續將自身驗證過的大數據采集、供應鏈協同、新技術工具及手段應用,打造成云化平臺,開放共享給小微零售企業,這就是蘇寧零售云。

  云網萬店的打造,則再一次加碼開放賦能的服務能力,幫助小微零售商能夠在統一平臺的框架中,獲得更好的科技賦能和電商能力輸出。

  如今,一些迫切謀求轉型的零售企業,經常會犯一個錯誤: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拼命搭建一個又一個平臺,最終顧此失彼。要知道,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技術平臺是工具、是手段,明確技術將解決什么痛點,帶來什么價值,支持什么樣的變革和優化,才是本質。

  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都希望謀求自身彎道超車,而使得依靠企業自身單方面投入過重、過大,基礎技術、基礎設施、不應成為產業型業務企業的最核心競爭力。與行業共享共創、成熟經驗的復用、嫁接、再發展,也是一條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