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數字經濟為貿易發展帶來機,也面臨數據安全等新挑戰問題
導讀: 在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演講時提到,服務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而數字化對服務業有很大的貢獻,會改變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低的現象,可以使服務突破地域的限制,可以創新出新的
在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演講時提到,服務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而數字化對服務業有很大的貢獻,會改變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低的現象,可以使服務突破地域的限制,可以創新出新的商業模式,也能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商業結構的扁平化。
“一份報告顯示,數字化能使物流服務業成本降低30.2%,也就是三分之一的成本都可以降低。”
鄔賀銓表示,數字化的服務業包括兩類。一類是消費性的服務業,包括智慧醫療、線上教育、云上文旅、數字體育、直播帶貨等;另一類是生產性的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房地產、咨詢代理、計算機的應用、研發知識產權等,生產性服務業已經實際上滲透到生產的環節。企業過去賣產品,現在賣服務。
現在來看,全球數字貿易已經占到服務貿易的一半以上,且目前增長還是比較快。中國在服務業的數字化,實際上是比工業、農業數字化走得快,但是跟全球比,還是低的。
“當然,服務貿易比較多的還是服務外包,通過服務外包可以推動發展。中國也做了一些,但是應該說印度做得更好,軟件和信息通信服務的年出口額已經超過1000美元,對于GDP的貢獻超過了10%。”
鄔賀銓指出,數字經濟為貿易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是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首先,數據安全與存儲本地化的要求,能不能存在本地,這對做出國貿易的公司來說是挑戰。
其次,數字經濟涉及很多個人數據、隱私保護,知識產權問題。
第三,既然是跨境貿易,對境外的合作伙伴不了解,怎么證明信用的問題?跨境怎么征稅?
“此外,還有貿易自由化和歸置的問題等,都是新的挑戰,需要我們認真應對。”鄔賀銓表示。
責任編輯:z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