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飛劍萬元傳家壺,新時代下的文化傳承

2021-06-18 16:33:29   來源:搜狐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近日,飛劍集團萬元傳家壺發布會于永康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本次發布會,飛劍歷時3年打造的萬元傳家壺正式與大眾見面。浙江飛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夏飛劍講到:這把萬元傳家壺的制作可以說是十年磨一劍,
  近日,飛劍集團“萬元傳家壺”發布會于永康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本次發布會,飛劍歷時3年打造的“萬元傳家壺”正式與大眾見面。浙江飛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夏飛劍講到:這把“萬元傳家壺”的制作可以說是“十年磨一劍”,一個團隊三年時間只干一件事,與多家大牌供應商合作,將每一個部件當做產品來精造,整整78個配件,組合成真正的“國粹·智造”。 發展工業的同時不忘傳承優秀文化,是每一個企業經營者都要肩負的社會責任。

  

 

  

 

  此次展出的傳家壺,由被譽為“永康第六金”的“鈦”材料打造,內膽和壺蓋皆由純鈦打造,保溫性能出眾。“鈦”是一種親生物金屬,在航空、醫療領域被廣泛使用。品牌總經理陳琦敏介紹:近幾年來,飛劍集團專注于“鈦”材料的研發與運用,并率先將其轉入民用市場。2018年,飛劍推出“千元純鈦杯”,預示著中國品牌、中國制造水平已經在世界前列。現在,飛劍延續“健康飲水”的理念,相繼推出“萬元傳家壺”。將新時代下的傳統文化賦能于產品上,使現代工業產品擁有藝術的附加值。

  

 

  

 

  

 

  諾大的展廳,一把把傳家壺脫穎而出,它們靜默地佇立在龐大的書畫前,精巧別致,吸引了眾多觀展人的目光。古人尚有在瓷器、紫砂茶具上揮墨的愛好,可在五金器皿上進行大批量書畫創作,恐怕是史無前例的,這一次,傳統書畫藝術、胡公文化、陳亮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通過現代五金的載體成功“嫁接”。永康自古文風鼎盛,五金文化源遠流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胡公文化,“農商并重、義利并舉”的陳亮“事功”學說,都是永康特有的文化象征和文明符號,是永康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為讓這三張金名片完美實現對話,一場關于“道·器:現代五金產業與傳統文化價值嫁接”的研討會在飛劍集團展開。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研究院,李可染畫院副院長姜寶林)

  

 

  (原中央黨校辦公廳主任邊寶華)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亮研究會會長章錦水說:“早在南宋時期,陳亮便提出‘工貴其久,業貴其專,藝貴其精’的造物思想,制造精致主義與悠久歷史文化在思想上形成良性的碰撞,因此浙商這么多年發展快速,很大程度上由于陳亮這種‘超前’的商品經濟思想。”

  原中央黨校辦公廳主任邊保華感慨:“將博大精深的國粹文化、地方文化賦加在科技創新的五金產品上,十分有創新性與藝術性。這是文化自信的體現。”

  讓優秀的傳統文化為現代工業賦能,在五金產品中巧妙融入更多文化元素,是夏飛劍一直想做的事。趁此機會,他決定通過表面處理和3D打印技術,把名家書畫作品“烙印”在純鈦打造的科技杯壺上。夏飛劍躊躇滿志:“將新時代先進工藝與中國傳統精神創新融合,注定是一次有趣的碰撞,不僅能掀起新一輪的‘工業潮流’,更是‘永康智造’日益壯大發展的證明。”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將文化融入現代工業制造當中,這是對中國特色最好的詮釋,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古國,在社會發展進程中不斷沉淀的文化藝術,賦予了品牌獨特的創意思維與商業視角。利用傳統文化,在所處行業中多元嘗試,這無疑是當代品牌趨勢下一個最好的發展契機,也是民族文化復興的最好體現!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