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多次出手 “瘋狂”的原材料何時“降溫”?

2021-06-02 11:09:17   來源:中國家電網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隨著國家層面開始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并接連召開會議部署打擊原材料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國內市場MDI價格近期小幅回落。萬華化學近日更是再次發布公告下調了6月MDI價格。  政府
  隨著國家層面開始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并接連召開會議部署打擊原材料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國內市場MDI價格近期小幅回落。萬華化學近日更是再次發布公告下調了6月MDI價格。

  政府重拳出擊 聚合MDI等價格小幅回落

  5月27日,萬華化學發布2021年6月中國地區MDI價格公告。根據公告,自6月開始,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地區聚合MDI分銷市場掛牌價為19600元/噸,比5月價格下調2400元/噸;直銷市場掛牌價為19600元/噸,比5月價格下調2400元/噸;純MDI掛牌價為21800元/噸,比5月價格下調1200元/噸。

  聚合MDI,俗稱黑料,是聚氨酯發泡劑產品的主要原料之一。聚合 MDI 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與聚醚多元醇反應生成的聚氨酯硬泡可用于冰箱、冷柜的隔熱層,據了解,生產一臺冰箱所需要的聚合MDI約為3-4kg。開年以來,包括聚合MDI在內多種與家電息息相關的大宗原材料價格接連多輪上漲,截至今年3月,57種主要大宗商品中,30種商品漲幅超過10%,聚合MDI、原油等11種商品漲幅更是超過30%。

  “聚合MDI類原材料價格的非理性大幅上漲,已經不是在上行通道這樣簡單的問題了”,某冰箱企業負責人此前在接受中國家電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家電企業尤其中小家電企業幾乎是滅頂之災。該企業負責人希望行業協會和有關國家部委能夠高度重視這一問題。“針對原材料的上漲,我們只能采取小批量不壓貨的辦法,先過了眼前這道檻。希望在有關部門的重視和調控下,原材料市場回歸理性。”

  進入4月,工信部、發改委、國務院、統計局等多部委密集發聲,稱當前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經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可能會從貿易、投資等不同渠道,對國內一些行業的價格造成影響。但是,國內上游產品的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的基礎。隨著這種聲音的出現,大宗商品、工業品、化工品等陸續出現價格回調的情況。截至4月28日,聚合MDI報價19225元/噸,較月初下跌1425元/噸,跌幅6.9%。萬華化學公告,自2021年5月份開始,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地區聚合MDI分銷市場掛牌價22000元/噸(比4月份價格下調3500元/噸),直銷市場掛牌價22000元/噸(比4月份價格下調3500元/噸)。也就是說,上周萬華化學的MDI價格下調決策已經是在5月份下調基礎上再次進行的價格回調。

  另外,記者注意到,在5月27日萬華化學再次發布MDI價格下調公告之前,5月中旬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在14天內的三次會議中(5月12日、5月19日、5月26日)提及關注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等價格上漲的問題。會議指出,多措并舉幫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應對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支持大型企業搭建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用市場化辦法引導供應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供應和產銷配套協作,做好保供穩價。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

  隨著政策力度的加大,大宗商品價格近期持續回落。聚合MDI方面,根據生意社數據監測,5月29日聚合MDI商品價格指數為124.03,與前一日持平,較周期內最高點255.10點(2017-09-18)下降了51.38%,較2015年10月15日最低點65.37點上漲了8‌9.74%。后市來看,目前國內聚合MDI市場氛圍較好。生意社聚合MDI分析師預計,短期國內聚合MDI市場行情窄幅整理為主。這無疑給正在面臨巨大成本壓力的冰箱行業帶來一絲喘息的機會。

  原材料漲價傳導至終端 如何對沖變局中的不確定因素?

  盡管有所回落,但相較于未受疫情影響的2018、2019年時期,目前聚合MDI仍維持高位。而且不只是聚合MDI,開年以來,銅、鐵、鋁、不銹鋼、鋅合金、塑料等原材料都出現大幅度漲價,而這些均是生產家電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占據家電產品營收成本的八成以上。目前來看,原料價格上漲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已傳導至終端,造成家電產品價格的提升,以冰箱為例,從奧維云網的監測數據來看,1-4月,單兩門、三門、法式多門、十字四門、對開門等各門體,以及200L-400L、450L-600L、600L+等各容量段冰箱產品均價普遍上漲,整體均價上行,具體線上均價同比上漲了272元;線下均價同比上漲了682元。

  漲價背后是產業鏈的供需關系調整,上游供需逆轉,其壓力將傳導至產業鏈下游各環節;對終端家電企業而言,雖然成本壓力增大,但企業也迎來產品結構調整的機會點,未來競爭將回歸產品價值本身,從而引導消費升級,使行業向高質量、高品質、高利潤方向發展。近期中國家電網針對冰箱行業的采訪調研中,海爾、博西家電、惠而浦、新飛、華日等多家企業均向記者表示,公司通過內部生產效率的提升以及供應鏈的整合來消化一部分壓力,產品上有部分產品適當進行了價格調整,另外更重要的是通過產品結構調整來進一步向高端化、多元化轉型,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無論是國內相關部門數次出手調控以抑制大宗商品價格加速走高,還是家電企業層面通過重點“調結構”以及適當“調價格”以應對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可以看出,作為家電產業鏈的前端,原材料價格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到家電產業鏈末端的消費市場競爭與發展。而原材料上漲引發的家電產業連鎖反應,不只是產業鏈末端的消費需求波動,還有產業鏈前端的供應鏈,以及中端的制造鏈和下游的分銷鏈,可以說“一損俱損”。

  “我們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按照精準調控要求,針對市場變化,突出重點綜合施策,保障大宗商品供給,遏制其價格不合理上漲,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費價格傳導。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些大宗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有些是受國際政治、經濟、金融市場的直接影響,換句話說,不是我們國內市場都能調控得了的”。在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王雷看來,這些上游帶來的成本壓力,使今年行業利潤受到非常大的擠壓,國家層面又強調不要傳導到居民消費,這時候家電企業更應該發揮優勢,以冰箱為例,企業要用“低碳、智能、健康、保鮮”的產品升級,為消費者帶來價值,來調整產品結構。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技術水平和創新產品、產品升級,進而來保企業、保行業利潤。“通過差異化功能和設計滿足消費不同需求偏好,給消費者帶來價值是保我們企業利潤的一個支撐點,用這些對沖變局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