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產品 > 空調 > 正文

海爾“潮汐空調”強在哪?可變分流,冷暖更強

2022-09-06 11:08:21   來源:搜狐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在家里的常用電器中,空調是最受人喜歡的,因為它可以在夏天帶來清涼,在冬天帶來溫暖。但近年來,時有發生的極端天氣讓人們對空調的抱怨多了起來:高溫不冷、嚴寒不熱。用戶納悶,怎么一遇高溫和嚴寒,空調
  在家里的常用電器中,空調是最受人喜歡的,因為它可以在夏天帶來清涼,在冬天帶來溫暖。但近年來,時有發生的極端天氣讓人們對空調的抱怨多了起來:高溫不冷、嚴寒不熱。用戶納悶,怎么一遇高溫和嚴寒,空調就“失靈”了呢?

  因為按照目前的國家標準,空調器正常的工作溫度范圍是-7℃到43℃。一旦超過這個范圍,空調的制冷制熱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會停機“罷工”。一直以來,行業在這方面都難有突破。

  8月中上旬,海爾發布的“潮汐空調”在空調制冷制熱基礎性能方面就向前邁了一大步。這一新品的出現,被西安交通大學黃東教授稱為空調器強化換熱領域的標志性事件。那么這款空調強在哪?在科技。可變分流新科技的應用,讓海爾“潮汐空調”的冷暖實力更強。

  空調制冷制熱效果差?“潮汐空調”冷暖更強

  傳統空調一遇高溫和嚴寒,制冷制熱效果差,其實都是因為共用一個冷媒流路導致的。制冷時室外機散熱,需要管路支路少;制熱時室外機吸熱,要求管路支路多。為解決這一少一多的內在需求矛盾,現有的單一固定流路只能取折中值,導致空調冷熱都不能達到最佳效果。

  

  海爾“潮汐空調”應用的可變分流技術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矛盾。同一套換熱系統,通過柔性調整冷媒流路的支路數和管路排布,讓制冷和制熱時冷媒流路各自獨立、互不干擾,制冷、制熱循環都能處于最佳狀態。這個原理就好比我們常見的潮汐車道,當車流量大但車道數量有限時,借助潮汐車道就可以靈活改變車輛行駛方向,加快交通效率。經實機測試,相較于普通1.5P一級空調,海爾“潮汐空調”最大制冷量可提升10.5%,最大制熱量提升11.7%,冷暖實力更強勁。

  在8月中上旬,新上市的海爾“潮汐空調”——金剛瑞熙空調開展了一場-10℃制熱大挑戰。將海爾的“潮汐空調”和普通空調的外機分別放在﹣10℃的冰柜中同時檢測兩個產品的出風溫度,開機一分鐘后,海爾“潮汐空調”出風溫度達到48.4℃,而普通空調只有43.9℃,說明在低溫環境中,海爾“潮汐空調”依然具備更快的制熱速度、更好的制熱效果。

  強冷暖更耗電?可變分流能做到更省電

  除了制冷制熱需求,人們買空調時,能不能省電也是重要因素。一般來說,極端高溫或低溫環境,不僅會影響空調的冷熱效果,還會消耗過多的能源。人們擔心空調高制冷、高制熱,也會帶來高能耗。海爾“潮汐空調”恰恰相反。

  

  海爾空調創新的可變分流技術,突破階梯非對稱并聯多流路等阻均液、基于全年能源消耗效率“系統-部件”擇優技術及超低壓差通斷閥結構設計等三項關鍵技術,能同時實現冷熱效果最佳、全年運行效率顯著提升。經權威機構中家院檢測,海爾“潮汐空調”全年能效比國家標準新一級能效同匹數的空調高出12%,是行業同匹數段最高能效的節能空調。按照用戶使用時長測算,十年就能省出一臺空調錢。

  都說空調制冷是本分,制熱是能力。圍繞用戶需求,海爾空調不斷創新科技,做好制冷的本分,做強制熱的能力,并以綠色家電產品和全場景解決方案,為用戶打造健康、舒適的綠色生活場景,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據GfK中怡康數據顯示,海爾空調上半年實現“行業第一高增,高端第一份額”的好業績,且截至目前年累份額持續保持在20%以上。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