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東生:工業互聯網正不斷顛覆傳統制造業模式

2022-05-24 11:37:14   來源:新浪科技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新浪科技訊 5月24日上午消息,近日,在金磚國家工業互聯網與數字制造發展論壇上,TCL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東生指出,全球制造業新一輪轉型升級正在加快,各國都在利用新型信息技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業互
  新浪科技訊 5月24日上午消息,近日,在金磚國家工業互聯網與數字制造發展論壇上,TCL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東生指出,全球制造業新一輪轉型升級正在加快,各國都在利用新型信息技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業互聯網作為全新的工業生態正不斷顛覆傳統制造模式,是工業4.0的重要基石,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破局關鍵。

  據李東生介紹,從2015年開啟全球化的智能產品制造企業轉型升級,TCL已憑借自主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對內賦能,同時也進一步將相關能力進行對外輸出,目前集團旗下工業互聯網平臺已連接超70萬臺工業設備,服務企業兩萬余家。

  工業互聯網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破局”關鍵

  當前,我國已步入工業化中后期。由于國內制造業工業門類齊全、產能及出口規模全球領先,同時還擁有龐大的市場。這讓新技術的研發具備了回報周期短、成本更低等優勢,對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形成了有利條件。然而,在優勢的對立面,國內制造業附加值偏低,產業鏈供應鏈控制力偏弱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在李東生看來,“當前,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而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則是破局關鍵。越是在困難的環境,越需要用工業互聯網這類新興技術來實現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與重塑,增強我國制造業的發展韌勁、效率和質量。”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是實現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的制造方式轉變,而工業互聯網正是其有力推手。”李東生表示。

  李東生看到,在企業角度,工業互聯網可打通設備資產、生產管理系統和供應鏈條,基于數據進行智能分析,推動“數據科學+工業知識”深度融合,助力制造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而在產業側,工業互聯網也正通過對跨行業、跨地域、跨環節市場全要素的融合互聯,貫通供應鏈并覆蓋多領域平臺化配置體系,催生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制等新業態,帶動制造業產業鏈、價值鏈的連通與升級。

  “我國工業互聯網從規劃布局到產業實踐總體上與發達國家處于同一起跑線,并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我們要把握全球工業互聯網產業格局未定關鍵期和擴張窗口期的歷史性機遇,為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占據先機。”李東生表示。

  TCL工業互聯網已連接超70萬設備

  當前,國內制造企業普遍面臨發展瓶頸和下行壓力。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4月,我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制造業同比下降了4.6%。然而在制造業下行背景下,TCL近兩年來卻實現了營收、利潤雙增長,2021年全年營收突破2500億。

  據李東生介紹,TCL逆勢增長的底氣和動力,很大部分來源于從2015年便開始的全球化智能產品制造企業轉型升級——通過運用數字技術為企業發展提供動能。李東生介紹了TCL在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轉型升級方面的三個重要舉措:打造標桿工廠,孵化平臺以及突破核心技術。

  在打造標桿工廠方面,TCL華星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實現了對工業現場超十萬臺設備的聯網管理和各業務系統數據對接,基本實現了由數據驅動和軟件定義的生產管控和設備管理模式。“從2018年至今,由數字技術的應用在提質降本增效等方面所產生的有形效益達2.3億。”

  據李東生介紹,為加強工業互聯網對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支撐,TCL于2018年整合集團產業資源,戰略孵化了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格創東智,基于TCL工業互聯網實踐經驗和技術能力,進一步面向全行業輸出數字化能力。目前東智工業互聯網平臺已連接工業設備超70萬臺,服務企業兩萬余家。

  此外,TCL還依托東智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產業鏈關鍵斷點、堵點的突破,目前TCL華星超過80%核心軟件系統已實現自研開發,并向二十余家半導體行業重點企業進行技術輸出。

  “工業互聯網,一頭連著傳統工業制造業,一頭連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架起工業互聯網這座橋梁,關系著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未來,TCL愿與廣大業內企業加強合作,為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作出應有貢獻。”李東生表示。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