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印度再遇險 國產手機出海麻煩不斷
在律師看來,印度方面雖然屢屢以“反洗錢”為由對企業進行突擊檢查,卻難以鞏固金融安全,更有可能打擊市場主體信心。從數據看,盡管國產手機遭受打壓,但在印度依然取得良好的市場反饋。業內專家認為,對于印度市場,國產品牌面臨的并不是去或留的選擇題,而應該從更宏觀的視角出發,將印度看作出海戰略中的一環,面對情況各異的海外市場,國產品牌正做著艱難但必要的抉擇。
“反洗錢”背后
對于本次高管在印度被捕的消息,北京商報記者向vivo進行采訪核實,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vivo此前就已在印度“遇險”,今年10月,印度金融執法機構以涉嫌洗錢為由逮捕vivo員工。當時vivo方面回應稱,公司在印度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我們正密切關注近期的調查事宜,并將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進行應對。”
此前印度執法局根據《防止洗錢法案(PMLA)》向vivo印度提交了一份指控書。指控書稱,vivo總計通過空殼公司,非法向境外轉移資產6247.6億印度盧比,約合637億元人民幣的資金,以逃避在印度納稅。這占到了vivo這些年在印度總營業額12518.5億盧比的一半。
此前出于非法匯款的指控,印度執法局凍結小米的銀行賬戶中資金達48億美元,直到10月初,印度政府才正式宣布取消對小米的罰款,解凍該筆資金,并解除小米在印度的限制,允許小米繼續開展業務。
針對這一問題,北京圣馳律師事務所李律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各個國家在立法層面都會對洗錢行為進行打擊,不過在行政層面,執法力度及最終的執法效果大不相同,總地來說,印度以反洗錢為由審查國外公司,還是有著相當大的隨意性。
律師認為,反洗錢制度主要應該落腳在預防和監控兩方面,通過建立常態機制,保證客戶身份識別、交易記錄留存、大額可疑交易報告等手段的有效性,其執法重心并不在于洗錢行為的判定與事后追溯,而是在客觀上防控各種利用金融系統犯罪的行為。目前來看,印度在這方面多以突擊搜查為主,并沒有長期有效的監控機制,不僅難以真正維護金融安全,還有可能造成執法不公,打擊市場主體信心。
在業內專家看來,印度方面之所以對外匯問題十分敏感,其根源還在經濟結構。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目前印度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生產、出口能力偏弱,同時大量的進口需求使印度貿易長期處于逆差,經常性賬戶赤字。印度很大程度上依賴外國直接投資保持匯率與市場的穩定,所以外資總是進來容易出去難。
針對印度方面對小米、vivo等中國公司的調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表示,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合法合規經營,同時我們堅定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印方應該依法合規行事,為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處罰難挫銷量
雖然印度方面不止一次處罰中國手機品牌,不過從最新的數據看,國產手機在印度仍然延續著競爭力。Counterpoint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有4個來自中國,4個品牌的市場份額相加達到56.7%,此外,來自中國的傳音出貨量同比增長41%。
具體來說,三星以17.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小米排名第二,得益于Redmi 12的熱銷和積極拓張線下銷售,小米占據了16.6%的市場份額;vivo雖然以15.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但卻是前五名中增速最快的品牌,出貨量同比增長11%;realme和OPPO則分別以14.4%和9.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第五名。
對此,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國產手機雖然在印度遭受打壓,但出貨依然強勁,關鍵還是迎合了市場需求。在全球市場中,蘋果、三星雙雄爭霸,但在印度蘋果長期難以躋身前五,原因是蘋果定位高端,售價昂貴,而三星手機產品條件更豐富,主攻印度的還是M系列、A系列這樣的平價產品,而小米、OPPO在印度開疆拓土時也采用這一戰略,而且相對三星M系列更具性價比,很快便打開了局面。
印度曾經也有自己的手機品牌,但難以和中國品牌抵敵,2010年左右,印度Micromax、Karbonn、Lava等本土智能手機逐漸崛起,同樣也主打廉價機型,但隨著小米、OPPO、vivo等以更極致的性價比快速占據印度市場,Micromax等本土品牌日漸衰落、湮沒無聞。
專家觀點看來,印度市場被中國手機攻占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供應鏈實力的較量。洪仕斌談到,平價手機雖然削減了前沿技術和先進功能,但并不意味著質量差,實際上,在有限的售價里既要留出利潤空間,也要保證質量,是對品牌供應鏈能力的很大挑戰。
專家談到,在中國市場,某些關鍵元器件往往數家企業競爭,都想擠進大品牌供應鏈,而在印度由于尖端零件的缺失以及進口依賴嚴重,其本土品牌很難在售價和成本間找到平衡點,性價比也難向中國品牌看齊。
印度之外何處去
長期以來一直有市場聲音稱,印度對中國手機而言是兩難抉擇,一方面其有著誘人的增長空間,但同時也面臨監管上的種種不確定性,是去是留讓品牌方舉棋不定。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國產手機品牌面臨的不僅是在印度的去留問題,對這一問題應當采取更加宏觀的分析視角,即國產品牌如何應對出海過程中的種種挑戰,印度不過是出海版圖中的一部分,監管上的不確定也只是困難的一個切面,實際上專利糾紛、營銷渠道建設、運營商合作、品牌形象樹立等多重問題,都有待國產品牌逐一解決。
目前印度這塊智能手機“洼地”也在逐漸被填平,有了增長見頂的跡象,根據市Canalys數據,2023年二季度印度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610萬臺,同比下跌1%,2023年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4300萬部,同比下跌3%。
業內觀點看來,國產手機想進一步發展,向高端化進軍是必由之路,而印度市場難以幫其完成這一夢想,據IDC統計,2022年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平均售價約224美元,約合人民幣1540元,中國手機市場均價約為2695元,歐洲發達國家市場均價約為446美元,合人民幣超過3000元。這意味著高端產品除了要在國內贏得認可外,更要把目光投向歐洲。
例如榮耀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是榮耀中國市場元年,解決了回歸和供應問題;2022 年是海外市場元年,開始布局海外體系;2023 年是歐洲市場元年,開始有了更好的產品競爭力和與歐洲客戶的溝通能力。
而曾經在印度市場受益的小米,則選擇尋找下一塊“洼地”,非洲市場成為其新的增長點。根據Canalys數據,2023年三季度,小米在非洲市場份額增長了100%,該機構分析認為,這一增長證明了小米在新興市場的戰略擴張已現成效,尤其是在非洲,盡管宏觀波動,但那里的智能手機的增長依舊具有相當的韌性。
專家觀點認為,盡管中國手機在出海征程中難免遇到各種阻礙,但從長期看形勢依舊樂觀,原因在于關鍵零部件自給率的提高以及供應鏈持續的深化、細化,這都是應對海外挑戰時不可或缺的“內功”。
網友評論
黑色家電排行
延伸閱讀
- 搭載均衡配置,綜合性能出彩,vivo Y50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體
- 史詩級影像防抖 大中渠道開啟vivo X50預約
- vivo X50星空作品展正式亮相于廣州地鐵站,暗光成像能力超強
- vivo X50 Pro聯手肖全定格長沙夜色,夜景人像大片即刻展現
- vivo X50 Pro+極限暗光拍攝挑戰,9億像素讓你領略《千里江
- 24小時健康監測強勁長續航 vivo首款智能手表正式發布
- vivo手機媒體亮相2020金投賞 助力品牌營銷增長
- vivo短視頻平臺開啟國慶七天樂活動,海量獎品拿到手軟
- vivo首款6000mAh大電池機型,vivo Y55s助你暢爽追
- 先鋒影像旗艦vivo S12蘇寧易購首發 預售享獨家斗破蒼穹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