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覓科技俞浩:未來三年實現“三個第一”
近日,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追覓科技4月增速超150%,預計2023全年營收將破百億。同時,俞浩還公開了追覓未來三年“三個第一”的發展目標,“2023年做到行業技術第一、2024年做到行業市占率第一、2025年做到行業利潤第一”。
追覓4月增速超150% 智能清潔行業市場空間仍然較大
2023年,掃地機器人市場出現短期銷量負增長,讓市場對于對這一品類的遠期信心畫上了問號。然而,在行業增速放緩時,追覓科技卻保持著強勁增長。
在外部挑戰艱巨的2022年,追覓科技整體業績增長60%,中國區業務同比增長600%,海外業務同比增長56%,自主品牌增長200%,實現了逆勢增長。
俞浩接受采訪時透露,2023年1-4月份,追覓營收同比增長超100%,4月份單月同比增速超150%。
“之所以能夠實現高速增長,不是因為基數小。追覓現在是智能清潔行業領導品牌,去年營收和行業內上市公司相當,2023年我們營收一定能夠破百億”,俞浩表示,“追覓這個體量還在飛速增長,說明不是智能清潔行業的問題,不要因為部分廠商的困境就對賽道失去信心。”
判斷一個行業是否還具有生命力的標志之一,是是否還有新企業入局。從行業變化來看,智能清潔行業依然很熱,傳統家電大廠,美的海爾飛利浦蘇泊爾等都在入局推陳出新,還不斷有小創業公司也在加入行業。
以洗地機為例,根據奧維云網《2023 中國洗地機行業發展與消費洞察白皮書》,2022年洗地機在銷品牌個數已達 186個,2019到2023Q1期間,洗地機累計出現過的品牌已經超過200個。
任何行業發展都不是直線上升的,現在的增速放緩也是階段性的,后面很快會有新的增長勢頭出現,因為家庭清潔需求一直都在。
有分析稱,目前掃地機器人所處發展階段與 2010 年左右智能手機行業類似,這一階段智能手機產品形態已經基本成熟,部分創新偏好類消費者已經完成產品替換,但大部分用戶仍處于觀望期。現階段掃地機器人產品基本功能完善,前期用戶導入和市場教育正在進行,短期需求波動只是暫時性假象,經過一段時間沉淀后行業有望進入高速增長的放量階段。
對于行業現狀,俞浩分析,消費者對于智能清潔行業的信心不足, 背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人們對掃地機器人這種智能產品的印象大部分還停留在 5 年前,甚至 10 年前。消費者曾被一些幾百塊錢的機器傷害過,導致人們對行業的信任被嚴重透支。
俞浩稱,如果要建設這個行業,必須建立起大眾和消費者對于行業的信任。追覓科技團隊發現,掃地機器人在線上賣的時候,很多人不太敢買,但到線下,只要拿到用戶家里去試用過,90%的人會選擇留下機器。“所以追覓今年會進行大量的線下地推活動,教育消費者,讓消費者知道這東西是好用的”。
近幾年技術的沉淀發展、產品功能的迭代完善,也在改變用戶認知。一個典型的例子,掃地機器人市場,是增速放緩的,但看一季度數據,帶自清潔、自集塵功能的全能款掃地機器人,市場是提升的,銷售額占比超過全行業的60%。還有洗地機品類,過去三年,市場規模幾乎是從0發展到近百億,增速也非常驚人。
成立6年,三次創業,追覓完成“行業領導品牌”蛻變
過去三年,對于很多企業來說,是失去的三年。對于追覓來說,俞浩認為是變革的三年。俞浩表示,過去三年追覓整體業績增長10倍,自主品牌增長20倍。成立于2017年的追覓,發展至今6年,能夠成為智能清潔行業領導品牌不是偶然。在與媒體交流時,俞浩分享了追覓的三次創業歷程。
俞浩認為,偉大的企業必須具備連續創業能力,比如亞馬遜、字節、阿里都是不斷的連續創業,所以追覓讓自己具備連續創業的能力。
追覓的第一次創業,是做ToB業務。得益于追覓的技術沉淀與積累,以及能夠跟合作伙伴的深度交流,ToB業務作為追覓增長的第一曲線,發展得非常成功。
在ToB業務發展成功之后,追覓開啟了第二次創業,決定做自主品牌,策略是先拓展海外市場。對于很多ToB企業來講,做自主品牌很難,屬于第二曲線對第一曲線的超越。俞浩表示:“好在我們發展得還是比較快的,2021年,追覓自主品牌和ToB業務的占比,大概是6:4,22年下半年變成了8:2。”
追覓產品全家福 “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個真正的全球化品牌,而且是很有競爭力的品牌,最近我們的掃地機產品在法國“黑五”期間,超過了戴森,成為行業第一。”俞浩表示,2022年,海外電商渠道營收增長超200%,俄語區增長超350%,東南亞增長超450%、北歐增長超700%、西歐增長超150%。
第三次,是海外市場獲得成功之后,追覓又撬動了國內市場的爆發。2022年,在國內市場上,追覓在618、雙11等節點,打了幾場關鍵戰役,618銷售額突破4億,雙十一銷售額11億,都是數倍的增長,也幫助追覓站穩了智能清潔三強的行業地位,完成了從“新銳品牌”到“行業領導品牌”的蛻變。
造飛機的人去掃地——用“五個能力”實現“三個第一”
"智能清潔行業將會成為一個千億級的賽道,我們對此非常有信心”,俞浩認為,家庭清潔是一個高頻剛需的用戶場景,用戶“解放雙手”的需求真實存在,并且很大。
俞浩在與媒體溝通中,提出了未來三年的發展目標:“下一步,我們希望做到自主品牌第一名。這個第一,包括不同品類,掃地機器人、智能洗地機、無線吸塵器和高速吹風機,在市占率、利潤率等方面都是第一名,當然我們也要做到人才結構、產品技術的絕對領先。2023年做到行業技術第一、2024年做到行業市占率第一、2025年做到行業利潤第一”。
俞浩表示,實現“三個第一”目標,要擁有“五個能力”。
第一,掌握核心技術的能力。核心技術是一切的根本。追覓目前在核心技術積累方面已經占據了行業第一的地位,高速數字馬達、智能算法,在行業里都已經是行業第一。追覓一直堅持用尖端技術推動產品、品類創新,造出對用戶真正有用,打動用戶的產品。正如追覓科技的品牌宣言片——《造飛機的人去掃地》中所說,追覓科技希望用造飛機的技術和決心,幫助每一位用戶、每一個家庭解決日常清潔問題,提升生活幸福感。
第二,基于創新的正向研發能力。過去,中國很多公司是做逆向抄襲,現在,企業需要能夠做消費者需求洞察,俞浩認為,追覓能夠根據需求做正向研發創新,甚至是針對未來三五年的潛在需求做正向研發創新。
第三,建設全球最好供應鏈體系能力。過去,中國供應鏈主要優勢是價格,現在可能還有速度,但現在更要能建設技術能力最好、品質最好的供應鏈。追覓帶領中國高速數字馬達供應商突破15萬轉/分鐘技術之后,現在很多海外的廠商,想要追趕追覓的技術,都需要到中國、到蘇州來找供應鏈。
第四,建設全球銷售網絡的能力。過去幾年,中國企業通過跨境線上銷售渠道去搭建海外市場,但是現在在一些國家,追覓科技希望能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和合作伙伴一起,進行合理的分工合作,追覓現在在全球120多個國家銷售。
第五,建立國際化品牌的能力。這是與消費者、與年輕人溝通的能力,俞浩表示,在全球市場上,如何表達追覓的產品是什么,如何表達追覓的設計,如何表達追覓產品里的生活理念等等,是追覓在全球市場競爭者需要積極思考的問題。
俞浩認為,在掌握這五個能力的過程中,中國品牌將能夠像松下、索尼在上個世紀一樣席卷全球。
“中國可能更厲害,那時候日本最多占到全球的30%,中國現在有機會能占到70%。”俞浩表示,“中國這十年最大的紅利還是工程師,所以我們把愿景定位為不斷求索和成長的世界領域的科技企業,我們的使命是用科技推動人類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