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開店成年輕人新選擇,零售云打開家鄉致富新路
作為很多年輕人“人生首發站”的小縣城,在大眾刻板印象中也成為了“過度安逸、機會匱乏”的代名詞。
事實上,隨著現代化基礎設施對于縣域的持續改造,一片更加廣闊的創業熱土正在迅速攤開。
有這樣一批返鄉創業的年輕人,他們選擇逃離大城市的“內卷”,在自己的小小天地里,成為自己人生和事業的“經理人”,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美妝達人到家電西施,90后姑娘不想被定義”
從美業資深市場經理到家電門店老板,實現這樣的大跨度轉行,需要多久?江蘇寶應縣的90后姑娘王云用了兩年。
王云大學讀的是市場營銷,離開校園后的幾年里,成為一名手藝高超的美妝達人。在意識到自己被困在重復的生活后,她選擇跳出熟悉的美妝行業,在上學經常路過的街角,開出一間屬于自己的店。
“美業和家電行業真的很不一樣!”王云感嘆,“能實現這樣的大跨度轉行,服務、平臺、能力,缺一不可。”
大城市返鄉后,王云也曾多次游走于寶應縣的大小街道尋找機會,“生意的念頭時而閃過,時而熄滅”。在和做家電維修的父親的交談中,她得知在寶應縣,家電清洗、維修、回收等后服務環節,依然是個沒有被深度挖掘的“空白領域”。

“說實話,家電這行,90后不多,女生就更少”,作為小白創業者,她也選擇了更加穩妥的“入場方式”——接受蘇寧易購零售云提供的產品、運營、場景、數字化全套零售解決方案,借助平臺力量,而非從零開始“單打獨斗”。
美妝和家電,兩個看似不同的行業,在王云眼中也有相通之處,“沒有什么知識是白學的,總有一天你會用到”。
曾經的線上營銷經驗,也讓王云在新的賽道如魚得水。相較于傳統的生意外拓方式,她選擇了一條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引流道路”。每次在前往顧客家中提供上門服務,她都會通過短視頻記錄顧客情況、送裝過程、顧客體驗,并對整個過程做總結。
“不少顧客都是看到了我的視頻,才知道了我的門店,并認準了我們的服務”,走出門店,到顧客身邊去、到一線市場去、向創業夢進發,這位90后姑娘正在屬于自己的舞臺,和更廣闊的世界過招。
“大學經濟學科班出身,留在小鎮賣家電”
浙江泗安鎮,劉敏經營著一家家電店,平日里他在店里忙著理貨和銷售,“忙起來的時候送貨、安裝也能搭把手”,和他的店員并無二致。
常人很難了解到的是,在這個常住人口不足六萬的小鎮,劉敏“平平無奇”小鎮老板身份之外,他還是正兒八經的經濟學科班出身,“雖然沒有從事金融行業,但我從事的卻是最地道的鄉村經濟學。”
到2021年底,劉敏的家電店已經累計服務了超過3000位顧客,密密麻麻的名字擠滿了他的微信通訊錄。同時,門店年度經營規模也穩定在了300萬元。

2018年10月,劉敏最開始接觸家電生意時,自稱“連基本的家電常識都沒有,好在零售云手把手教會了我如何使用門店管理工具、介紹產品賣點,才算成功入行”。
日常生意難免瑣碎,“有時候光是上門教會老人如何使用電視機,就需要上門跑很多趟”,當這種堅持變成日復一日的行動,綿密的信任感就開始在門店和消費者之間流轉,劉敏始終篤定“要做就做長久的生意”。
到今天,劉敏和他的店逐漸承擔起服務小鎮居民美好生活的“關鍵點位”。伴隨一臺臺家電送貨上門的車轍印,劉敏在自小長大的家鄉熱土,用“厚道本分”的鄉村經濟學法則,走出了一條關于人生和事業的“康莊大道”。
“逃離職場,因為家鄉容得下事業,顧得了家人”
在老家縣城,“沒時間停下休息,眼睜睜看著店里的家電和家居產品漸漸被搬空”,這種感覺沒人比碭山小伙段永力更清楚。
2011年,武漢讀大學的段永力剛剛畢業,由于專業對口,輕松“上岸”一家大型家電公司。和如日中天的行業一道,他用四年走過職場的第一站。“離開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每天固定的工作,支撐不起我對未來的設想”,他把目光投向了家電:梨都碭山。

“從大城市回到熟悉的家鄉,我看到從小長大的地方路在變寬、樓在變高、物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這座因梨聞名的縣城,近幾年在電商和旅游經濟的合力下,迅速蛻變。
2019年,段永力選擇了干起了自己老本行,做上了零售云全品類家電生意,開業當月便做到了60萬元銷售。“在我們這個小縣城,開業時的人山人海,給當地帶來了不小的轟動”。
事業大步向前,段永力的第二個孩子呱呱墜地。在這座“因梨聞名”的小縣城,一直習慣于“加速人生”的他,體驗到久違的“從容感”。
生意中,變化是永遠的關鍵詞,踩對點,才能始終站在舞臺中心。“現在的80、90后裝修用戶,過時的產品和體驗很難再打動他們,辛苦買的房,都想把它變成理想的樣子”,在家電店的基礎上,他又通過零售云平臺把芝華仕引進碭山。
就在前幾天,一輛滿載芝華仕產品的送貨專車開到店前,段永力又忙不迭行動起來。
“歷時五年,12000+創業者把小路走成大道”
東至華夏東極佳木斯,南至三亞鳳凰鎮,西至新疆喀什,北至國境線黑河嫩江,高抵海3700米的西藏山南,在5年的逐夢之旅中,12000+創業者共同為一張全新的數字零售版圖埋下伏筆。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90后的王云靠著大城市學到的營銷和管理經驗,用短視頻和用戶交朋友,成為炙手可熱的“家電西施”,給家鄉人民帶去了便利,重新抓住了人生的主動權。
小縣城也有經濟學的用武之地,劉敏把“追求物美價廉、牢記服務至上、堅持與時俱進”寫進了給顧客的三條承諾,事實也證明,真心換真心就是小城最底層的“交易法則”。

同時,家鄉容得下肉身和靈魂,“一邊經營我自己的小家,一邊通過零售云的門店和平臺,將更多好的產品帶給碭山的家家戶戶。我回來是對的,”段永力找回了被澆滅的創業激情。
某種意義上而言,每位創業者都是年輕人,他們選擇越過人生道路上的溫吞平淡,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經歷獨一無二的人生。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時間,唯有年輕的心,永遠握于手中。
在時代的靜水流深中,縣鎮和鄉村也能成為創業的熱土,托舉起每個人的創業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