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丹獎峰會:探索教育的智思妙想
一丹獎創辦人陳一丹博士在峰會歡迎致辭中強調,面對教育全球挑戰,思想可以點亮創新的火花。他表示:“具有遠見卓識的教育家們深信思想的強大力量,他們的共同愿景讓人們深刻認識到:所有學生都有成功的潛力,且必須享有成功的機會,這也激勵人們重新審視并構建卓越的課堂和教學實踐,啟示大家得出結論:優質教育可以普惠每一個人。而教育家們的實際行動,正不斷改變著教育,這讓他們的信念更加堅定。”
當今世界瞬息萬變,學習者需要具備創意思考和批判性思維,才能全面發展,積極融入世界。在峰會的開幕致辭中,聯合國駐華協調員辦公室主任孔嵐諾(Joe Colombano)探討了教育質量在當今教育語境中的含義。他強調教育創新的重要性,指出全球教育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孔嵐諾認為,教育應與經濟發展齊頭并進;教育除了幫助年輕人就業之余,更應成為學習者實現自身潛能的方式。優質教育不僅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之一,更是實現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動力。
2023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得獎者、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瑪麗·盧·富爾頓教師學院杰出教授、“多蘿西·布雷科學與教學”冠名教授季清華(Michelene Chi),與來自香港大學的教授探討了ICAP認知互動理論,比如如何為教師提供高效的教學框架、改善從幼兒園至高等教育等不同學習場景下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等。教授們分別介紹了互動型、建設型和主動型的學習活動是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的,并鼓勵他們積極展開學習合作。
2023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得獎者季清華教授(左二),與來自香港大學的教授(右一至三)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如何將理論付諸實踐”小組討論中發言
在峰會的第二場小組討論中,國際教育出資者集團(IEFG)執行董事勞拉·薩維奇(Laura Savage)博士對話一丹獎明師堂成員——2021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魯克米尼·班納吉(Rukmini Banerji)博士、2017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薇奇·科爾波特(Vicky Colbert),與美麗世界創始人兼CEO溫迪·科普(Wendy Kopp)。三位身體力行的教育領袖分享了她們通過樹立共同愿景,發展立足當地的集體領導力、同時幫助學習者通過教育改變人生,并成功推動社會進步的經驗。在她們看來,基礎教育與政府及民間社會之間的有力合作必不可少;從家長到大學生的每個個體,都可以推動這一合作。
(左至右)教育專家勞拉·薩維奇博士,與三位一丹獎明師堂成員魯克米尼·班納吉博士、薇奇·科爾波特、溫迪·科普在“推動教育變革:知行合一的教育創變者”小組討論中發言
峰會的第三場討論則聚焦高等教育的新模式如何打破學位不足和成本高昂的壁壘。2023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夏·雷謝夫(Shai Reshef)與紐約大學高等教育杰出學者亞瑟·萊文(Arthur Levine)教授進行了一場“爐邊談話”,探討高等教育如何結合全球數字知識經濟與時俱進。雷謝夫先生認為,充分利用線上開源技術,可使更多學子從高等教育中受惠。
2023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夏·雷謝夫(右)與亞瑟·萊文教授(左)進行了以“改變高等教育:建立教育普惠的新模式”為主題的“爐邊談話”
在峰會的最后一場討論中,2020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露西·萊克(Lucy Lake)及安吉·穆里米爾瓦(Angeline Murimirwa)、巴基斯坦教育與意識中心行政總裁貝妮拉·拉扎·賈米爾(Baela Raza Jamil)、前世界銀行全球教育總監露絲·卡吉亞(Ruth Kagia)一同探討如何通過將邊緣化及弱勢兒童放在首位,為所有學習者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她們認為,包容的教育需要勇敢而堅定的立場:每個學生都應接受教育并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保護。這一過程中,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家更應義不容辭地緊密合作。
2020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露西·萊克(左一)及安吉·穆里米爾瓦(右二),與露絲·卡吉亞(右一)、貝妮拉·拉扎·賈米爾(左二)在“關注邊緣化及弱勢群體:普惠包容的教育政策“小組討論中發言。
團結香港理事會基金主席陳智思在閉幕致辭中強調,教育質量與全民教育同等重要。峰會的各場討論都印證了教育對于創造包容、可持續的世界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2023年得獎者加入一丹獎國際社群
在12月3日舉辦的2023年一丹獎頒獎典禮上,2023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和2023年一丹教育發展獎分別正式頒予季清華教授和夏·雷謝夫,表彰他們在為學習者創造機會,幫助學習者充分實現自身潛力方面的杰出貢獻。 兩位2023年得獎者加入了一丹獎國際教育社群,并成為一丹獎明師堂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