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膝跪地、自愿加班……雀巢“玩梗”惹怒打工人?

2024-08-29 11:04:56   來源:新浪科技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雀巢旗下巧克力的營銷翻車了! ∥沂亲栽讣影嗟+跪地小人的圖像,讓不少人吐槽道,雀巢其實不懂打工人! ∈聦嵣,雀巢不理解消費者的做法,不僅體現在營銷上,從推陳出新的速度、品類上,它也并未像如今
  雀巢旗下巧克力的營銷“翻車”了。

  “我是自愿加班的”+“跪地小人”的圖像,讓不少人吐槽道,“雀巢其實不懂打工人”。

  事實上,雀巢不理解消費者的做法,不僅體現在營銷上,從推陳出新的速度、品類上,它也并未像如今的國產品牌一樣引爆過社交圈。

  近年來,在國產咖啡品牌快速崛起之時,雀巢的中國區業務和全球業務營收在波動下跌。雀巢大中華區CEO張西強曾表示,“大家都難,我們也難,但是不容易也得克服困難。”

  他表示,雀巢大中華大區2030年前實現營收1000億元的目標不變?砂凑杖缃竦墓澴鄟砜,雀巢需要在未來的6年中逆轉下滑的局面,并將原有的營收翻倍,才能達到目標。

  “想玩梗,卻不懂打工人”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道,雀巢的巧克力文案為“我是自愿加班的”,該話術和配圖令消費者抱怨稱“感到不舒服”。有消費者認為,雀巢的反諷沒有用好適當的配圖。另有消費者稱,企業是想玩梗,卻沒有真正理解打工人。

  在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看來,營銷被消費者“吐槽”,歸根結底是因為雀巢不夠理解年輕消費者。“年輕人玩梗是有反諷性質的,個人可以說加班快樂,但如果商家這樣表述很容易令大家感到不適,此外巧克力本就是補充能量,提神醒腦的產品。”

  除營銷外,雀巢在中國更新迭代的速度也一度被比作“擠牙膏”。張書樂稱,近年來國產咖啡品牌迅速崛起,雀巢的產品速度相比競品更慢,且變化不大。

  事實上,雀巢也并非不想討好消費者,有業內人士表示,以雀巢的體量來考慮,其無法與瑞幸等輕量級的品牌比迭代速度,瑞幸可以不斷地聯名和推出新品,試錯成本很低。

  “雀巢是‘負重前行’,老產品不能改變,不然很容易重蹈可樂換配方的覆轍,只能穩定地保證大單品的供應,再進行小步迭代,而不能快速試錯,將新品一口氣鋪滿原有渠道。”張書樂稱。

  近年來,雀巢并未公布推出的新品數量。此前張西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2023年雀巢大中華大區要上新200款產品,但該數字相比于雀巢數以千計的SKU仍然相對保守,且時至今日,新品SKU尚未出現破圈爆款。

  此外,Z世代的年輕人都在追求個性化,喜歡嘗試各種各樣的口味,喜歡國潮風,他們往往會認為雀巢花樣不如年輕品牌多,已經‘老’了。

  “雀巢這樣的大企業走的是量產、工業化的路線,體量龐大,而小企業的定位就是有差異化,規模小,因此雀巢和新興的速溶咖啡品牌的打法必然存在一定差異。”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此前告訴新浪財經。

  更為重要的是,雀巢的大單品為“速溶咖啡”。在Z世代消費者愈發追求健康,對咖啡的了解越來越深入的情況下,速溶咖啡因含有植脂末等添加劑,被貼上了“不健康”和“難喝”的標簽。

  供應鏈優勢減弱,咖啡市場早被蠶食

  據中研普華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速溶咖啡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約1000億元左右,其中速溶咖啡占72%。

  不過,在這個不斷萎縮的市場里,得益于渠道,雀巢多年來一直占據著40%的速溶咖啡市場。剛剛打開中國市場時,雀巢把產品延伸到了三四線城市門口的小賣店中,相比較小眾品牌,雀巢更著重于“打根基”。也因此,在電商尚未飛速發展之時,即便部分消費者想要追求新鮮的口味,他們能接觸到的也只有雀巢咖啡。

  但如今的消費理念早已今非昔比。一方面傳統商超在不斷萎縮,近年來在電商的沖擊下,即便永輝超市、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巨頭都在面臨接連閉店的局面;另一方面,電商已將觸角進一步延伸,2024年起,淘寶、拼多多等平臺陸續發力,將新疆劃入包郵區,實現“送貨進村”,偏遠地區消費者可接觸的品牌更多。

  在線下咖啡店層面,專攻縣城的蜜雪冰城早已推出平價咖啡產品,庫迪、瑞幸等10元現磨咖啡也陸續鋪滿三線城市的大街小巷,選擇速溶咖啡的消費人群在被進一步壓縮。

  “這時候雀巢不再是唯一,也不是最方便的選擇。”張書樂稱。

  不僅中國,雀巢總部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今年8月22日,雀巢董事會直接換掉了在任8年的CEO馬克·施奈德(Mark Schneider),執行副總裁兼拉丁美洲大區(LATAM)首席執行官洛朗·弗雷克斯(Laurent Freixe)升任,自9月1日起生效,前者同時放棄公司CEO和董事會成員職務,將離開公司。

  在外界看來,該換任與雀巢營收數字連年下滑不無關系。2023財年,雀巢全年總銷售額為930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7861億元),同比下降1.5%;2024上半年,雀巢總銷售額為450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3651.41億元),同比下降2.7%。

  大中華大區發展受挫,CEO保持樂觀

  具體到中國區業務來看,2021—2023年,雀巢大中華大區銷售額波動下滑,分別為51.15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432.49億元)、53.51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451.03億元)、50.37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424.47億元)。

  2024上半年,大中華大區上半年銷售額延續下滑,為26.39億瑞郎,去年同期則為28.04億瑞郎。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牽連雀巢大中華大區發展的主要為奶粉市場。財報數據指出,雀巢大中華區咖啡、專業餐飲、糖果、普瑞納寵物護理、調味品等業務均取得增長,但嬰兒營養業務和奶品業務均出現負增長。

  此前雀巢CFO Anna Manz曾表示,“惠氏仍面臨挑戰。”據了解,惠氏是曾經的奶粉“外資一哥”,但因近年來國產品牌在一線市場迅猛發力,惠氏的市占率逐漸下滑。“雀巢不會放棄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市場。”雀巢前CEO馬克·施奈德曾表示。

  不過,即便面臨中國市場的擠壓,雀巢中國仍然表示樂觀。此前,張西強坦言,“大家都難我們也難,都不容易,但是不容易也得克服困難。”

  “艱難”“困難”“不容易”是張西強提到得最多的一個詞。

  不過,今年3月,他仍然公開表示,雀巢大中華大區“2030年前實現營收1000億元”目標不變,并且應該可以做到。“我給雀巢集團報告2023年至2030年計劃時,具體分為兩年、三年、四年規劃,目標就一個,朝著千億元目標走下去。”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雀巢在持續開拓中國市場。今年5月,雀巢宣布推出面向GLP-1使用者的食品品牌 —— Vital Pursuit,主打為使用諾和泰等GLP-1類減肥藥物的消費者帶來營養且便捷的減肥餐食。

  同月,雀巢中國宣布獲得奧利奧品牌的授權,將在中國大陸市場生產和銷售奧利奧冰淇淋,又與中國新式茶飲品牌茶顏悅色達成戰略協議并定制品牌專屬牛奶,試圖進一步通過多元化吸引中國消費者。

  不過從眼下的局面來看,雀巢需要在未來的6年中逆轉下滑的局面,并將原有的營收翻倍,才能在2023年達到千億目標。

  “目前很難期待雀巢在未來的幾年實現高速增長。雀巢作為百年企業,消費基礎仍然存在,在目前的階段應該要做穩扎穩打的輸出,而非做過多的營銷,在不熟悉的賽道里貿然挺進。”張書樂說道。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