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全線虧損,“賣鏟人”卻賺麻了

2024-08-13 12:33:42   來源:新浪科技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賣鏟子的人,最賺錢。  今年上半年的光伏行業可謂血雨腥風,縱覽各家財報發現,光伏設備廠商捷佳偉創賺得盆滿缽滿。根據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 65億元-13 53億元,比上年同
  賣鏟子的人,最賺錢。

  今年上半年的光伏行業可謂“血雨腥風”,縱覽各家財報發現,光伏設備廠商捷佳偉創賺得盆滿缽滿。根據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65億元-13.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80%。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訂單持續驗收帶來收入增長。

  看起來,“賣鏟人”的日子比自己的客戶舒服很多。財報顯示,上半年光伏主產業鏈全面虧損,目前已公布半年預報的9家企業合計虧損超過155億元,其中凈虧損至少超過10億元的就有5家。光伏主產業鏈四大環節全線虧損,一體化企業虧損尤為突出。

  業內人士預測,此前得益于客戶們之前的大規模擴產,捷佳偉創業績一枝獨秀,但客戶的錢包現在也癟了,它的未來恐怕也不樂觀。

  財務數據隱憂重重

  從2023年年報看,捷佳偉創有兩方面的風險值得關注。

  一方面是存貨規模較大,2023年底,存貨凈值約為212.82億元。其中發出商品占存貨的比重為87.42%,占比較高。

  年報稱,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設備產品驗收期較長,未驗收前該部分產品在存貨中反映,對公司的存貨余額有較大影響。若下游客戶取消訂單或延遲驗收,公司可能產生存貨滯壓或跌價的風險,從而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從已簽訂的重大銷售合同截至2023年底的履行情況看,通威和晶澳的訂單體量較大。通威股份及其子公司2024年還有待履行合同金額合計約為28.18億元,晶澳還有待履行合同金額約36.02億元。

  另一方面是應收賬款壞賬的風險。

  2023年年底,捷佳偉創的應收賬款余額約為33.95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8.88%。由于國內光伏電池片廠商大幅擴產,市場需求旺盛,捷佳偉創的營業收入呈現增長趨勢,但應收賬款也隨之大幅上升。

  雖然捷佳偉創的客戶主要是下游大型光伏電池片廠商,實力較為雄厚,但目前似乎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今年上半年,它的“金主”通威凈虧損30億元至33億元左右,排名虧損榜第二,晶澳也預計凈虧損8億元到12億元。

  如果“金主們”因為手頭拮據,而回款不到位,捷佳偉創的應收賬款有不能按期收回,甚至無法收回的危險。

  “明知道下游已經開始大幅虧損了,還在逆勢給他們大規模生產設備,就不擔心下游破產,貸款要不回來嗎?賬面的利潤是賺到的,錢能安全到手?”對于捷佳偉創的業績拉不起股價這件事,有分析人士認為,一直有對財務爆雷的擔心,“側面說明很多人覺得賬面富貴,爛賬錢可能會要不回來”。

  技術路線豪賭未來?

  捷佳偉創之所以能業績飄紅,和其吃到了TOPCon技術路線的紅利也有關聯。

  雖然捷佳偉創全面布局了TOPCon、HJT、XBC、鈣鈦礦及鈣鈦礦疊層等光伏電池技術路線,但目前還是以TOPCon為主流技術路線的主要設備供應商。

  2023年度,光伏行業迅猛發展,N型電池加速迭代P型電池,TOPCon電池技術大規模擴產成為市場主流,捷佳偉創的經營業績再創新高。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873,342.72萬元,同比增長45.4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63,356.27萬元,同比增長56.04%。

  但接下來光伏領域新一輪的技術路線競爭格局未明,局勢仍然混沌。現階段,太陽能電池技術路線主要為PERC和TOPCon,此外,HJT、XBC、鈣鈦礦及鈣鈦礦疊層等技術也在發展過程中。

  光伏行業整體技術迭代速度較快,各種技術的發展具有不確定性,如果未來N型電池的其他技術路線或鈣鈦礦等其他新興技術出現重大突破,則電池技術將面臨主要技術路線變更的風險。如果行業亂戰階段,在技術路線上押錯了寶,對于一家設備企業來說,很可能是致命的。

  捷佳偉創也在賭未來。

  近日,江蘇群創光伏技術有限公司成立,經營范圍包含: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設備及元器件銷售;光伏發電設備租賃等。捷佳偉創是其股東之一,公司的大股東是天合光能,也是捷佳偉創的客戶。據悉,天合光能持股57.5%;捷佳偉創持股7.5%,持股比例排名第二,其他股東也大部分是天合的核心供應商。

  分析人士認為,這家公司是天合光能布局疊層電池(或為鈣鈦礦)制造的標志,而捷佳偉創也已經上了戰車。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認為,群創光伏的工作方向,應該是為疊層電池做好技術鋪墊,在設備端、材料端全面先行,隨后推出重要的電池產品,并延伸至組件端,希望可以“彎道超車”。

  早在今年3月30日,天合光能牽頭的新一代光伏技術與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簽約,捷佳偉創等8家產業鏈企業參與出資共建,聯合布局新一代光伏產品——晶硅疊層電池。

  捷佳偉創在年報中也提到,致力于打造成技術平臺型企業,并表示,在鈣鈦礦及鈣鈦礦疊層路線上,已具備鈣鈦礦及鈣鈦礦疊層MW級量產型整線裝備的研發和供應能力,在大尺寸鈣鈦礦、全鈣鈦礦疊層、HJT/TOPCon疊層鈣鈦礦領域的設備持續銷售,已向十多家光伏頭部企業和行業新興企業及研究機構提供鈣鈦礦裝備及服務,設備種類涵蓋RPD、PVD、PAR、CVD、蒸發鍍膜及精密狹縫涂布、晶硅疊層印刷等核心工藝設備。2023年,捷佳偉創的五合一團簇式鈣鈦礦疊層真空鍍膜裝備下線。

  被客戶拉上戰車的捷佳偉創也下了本錢。捷佳偉創計劃建一條兼容鈣鈦礦電池和鈣鈦礦/晶硅疊層電池的中試線。建設中試線的目的是“有利于公司相關鈣鈦礦電池的量產設備性能得到良好驗證,形成鈣鈦礦電池和疊層電池的完整工藝,促進相關設備的銷售,提高公司的競爭力,促進鈣鈦礦領域的快速發展。”

  為了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捷佳偉創還向半導體設備領域延伸,進入國產集成電路工藝裝備的國際化隊伍,還拓展鋰電新能源裝備領域,希望三面出擊。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捷佳偉創的投資額創新高,從上年同期的1700萬元增長到9170.61萬元,增幅達到439.45%,在境內外投資設立了多家企業。

  “行業拐點還不明朗的時候,你的錢會愿意投這個目前產能過剩的行業嗎?”分析人士認為,行業在收縮,如果沒有新技術突破,設備公司未來不會成為高成長性公司。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