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不要過度消費客戶及民眾對我們的同情與支持

2019-10-10 10:19:23   來源:新浪科技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電影《中國機長》是最近的一個熱門話題。華為管理顧問田濤先生在心聲社區發表觀后感說:它是關于信念的故事,是關于自我戰勝和戰勝外部險惡挑戰的故事,是關于團隊精神的故事,也是關于戰略冒險的故事,同時
  電影《中國機長》是最近的一個熱門話題。華為管理顧問田濤先生在心聲社區發表觀后感說:“它是關于信念的故事,是關于自我戰勝和戰勝外部險惡挑戰的故事,是關于團隊精神的故事,也是關于戰略冒險的故事,同時也是關于戰術能力、專業能力的故事。”

  很多員工跟帖,結合華為目前的境遇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華為電郵其他【2019】097號文對外發布,任正非加按語如下:

  『應對美國的制裁,我們最好的方式是做好自己的事,我們要學習衡水中學,我們改變不了環境,我們可以改變適應這種環境的勝利辦法。

  我們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觀不能動搖,不要過度消費國內客戶及民眾對我們的同情與支持,只能以更優質的服務報答他們。』

  

  《<中國機長>觀后感》網友跟帖

 

  按:應對美國的制裁,我們最好的方式是做好自己的事,我們要學習衡水中學,我們改變不了環境,我們可以改變適應這種環境的勝利辦法。

  我們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觀不能動搖,不要過度消費國內客戶及民眾對我們的同情與支持,只能以更優質的服務報答他們。

  田濤:《中國機長》是一個真實的驚心動魄的故事。它是關于信念的故事,是關于自我戰勝和戰勝外部險惡挑戰的故事,是關于團隊精神的故事,也是關于戰略冒險的故事,同時也是關于戰術能力、專業能力的故事。對一架駕駛窗破裂,機艙缺氧,-42°低溫下,迎面七、八百公里時速的風,儀表全部吹爛,人全身發抖,下面又是聳聳雪山,回來已經極困難了,但真正震撼我的畫面是前面黑壓壓的、層層疊疊的烏云團,烏云深處是暗紅色的雷暴閃電,圍堵在3U8633飛機的四周,讓人戰栗和絕望!我從中看到的是華為30年的苦難史,想到的是一個超級大國對華為的全面圍剿,我也把華為高管們和懸在萬里高空、零下42度、被無遮擋的風擊雨拍的機長、“乘務組”全體成員相比較,他們共同的一點是骨頭很硬,意志堅韌,信念極端頑強:我們一定能挺過去,沖過去……

  3U8633安全返航了,華為這架被美國極限打壓、圍追堵截的彈痕累累的飛機,經過上下一心的團結奮斗,已穿越烏云雷暴,已飛越崇山峻嶺。但我們仍然象3U8633一樣,還不知道前面有多少雷電,前途未卜,尚在未定之數。因此,“同志仍需努力”,努力更努力!

  我換個馬甲來愛你:

  這不是屬于一個人的勝利,而是整個團隊工作專業性的合力。

  我認為地勤、塔臺、空域、軍方,多方配合,提前安排做好降落準備,無縫等待降落,拼死相救更讓人感動。

  錦業一路十一號:

  1、科學充分的預案:針對航線(高原飛行)各種可能情況有分析及應對措施,飛行前再集體審視一遍,做到心中有數。

  2、“當你認為沒有錯誤的時候,錯就一定會來找你”,所有動作都要準確細致,不能有僥幸心理。

  3、風擋裂了、與地面失聯,作為機長,如何抉擇?“就看機長怎么辦了”,正確的處置過程來自信心和實力,來自千錘百煉,來自機組人員相互間的默契與信任。

  4、關鍵時刻更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堅定信心,把必勝信念帶給身邊的人,正向影響身邊人。

  朱平_z00386873:

  機長在復雜多變、內外干擾、稍縱即逝的最關鍵時刻提出“等待云體分裂沖過去”的作戰策略,是作為主官綜合能力的充分體現!敢于頂住壓力、實事求是、主動擔當,給消費者踐行承諾并帶領團隊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就是我們最大的職責所在。

  多肉葡萄:

  進電影院前,就知道電影《中國機長》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所以看的時候心情格外緊張,影片結束后,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靜,于是找了類似的紀錄片《空中浩劫》來看。

  印象最深的是“西北航空255號班機”,這是美國史上,死傷第二慘重的空難!紀錄片開頭都有這樣一句話“以下為真人真事,取材自官方報告和目擊者證詞”。

  故事發生在1987年美國底特律大都會機場,也是全美最繁忙的機場之一,機長John和副機長David,兩人都對駕駛MD-80這個型號的飛機有著豐富的經驗。

  天氣不太好,機艙外一片黑暗,比地獄還可怕!兩名機長都想趕在暴風雨來臨之前,讓飛機起飛。可剛加速不到30秒,發現自動油門失靈了,副機長也當即發現并“解決”了這個問題……就這樣,他們以每小時313公里的速度繼續滑行,當機長拉起機頭準備起飛時,班機開始劇烈抖動,在距離地面不到50英尺時,班機開始滾翻,當飛機向左翻滾時,打到一根燈桿,在完全失控的情況下,班機撞上地面,沿公路繼續滑行,當撞上高架橋后解體碎裂!消防人員迅速趕到,在所剩無幾的殘骸中,僅找到1名年僅4歲的幸存者!其他154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喪生!

  很快,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就調查出了真相:由于兩位機長在起飛前,漏掉了最重要的滑行檢查部分的checklist,所以起飛前的某些準備工作并沒有到位(襟翼沒有展開),直接導致了這場空難!

  那么問題來了,兩位經驗老道的機長,怎么會犯這么低級的錯誤呢?真是匪夷所思!重聽錄音發現:他們因為突然接到塔臺通知更換跑道,而暫停了執行checklist,當中還因為天氣原因,繞了一大圈路,最終找到正確跑道后,已經比預想時間晚了45分鐘。當他們折騰了這么大一圈后,兩位機長早已忘記了checklist上的部分工作還沒有完成,甚至以為他們已經檢查完畢,所以才造成了這么悲慘的結果。

  事情到了這里,仿佛已經定案:機長操作失誤!可航空公司的官員,此時卻向政府機構NASA提出了“求助”:希望可以協助其“制定出降低忽略機率的checklist”!

  科學家發現:

  科學家親自來到班機,查看了42組機組成員的清單使用全過程,得出結論:檢查清單設計得非常差。

  1、目前的《檢查清單》只列出了機組成員應該完成的任務,但卻無法讓他們確認哪些任務已經完成,哪些還沒有做。

  2、項目與項目之間,沒有清晰的邏輯,讓人一下做這個,一下忙那個,一旦機長被打斷,他們往往不記得該從何處開始了。再重新執行時,就很容易遺漏項目。當然,航空公司也有規定,一旦你的流程被中斷,必須從頭開始;可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清單過長、項目過多,機組成員負擔就會很重,他們有時根本不想從頭開始。

  3、檢查清單的種類繁多,字體也各樣,機長常需要重新適應不同的格式。

  因此,科學家建議,整個航空工業,都應該有所改變:

  1、把過長的檢查清單,切成一份份較短的清單(即使中間因事而中斷,也只需要再多檢查4、5項,這樣比重新檢查20項容易多了);

  2、修改印刷的字體(讓駕駛員讀起來不那么費力);

  3、將checklist由紙質版本轉變為電子版本(讓駕駛員清晰地了解哪些做了、做對了和哪些項目還沒做)。

  255班機的案例,后來也成為了各個航空公司訓練課程里的內容。

  這就讓我感慨良多了:

  1、通常,我們解決一個事件,查到原因,妥善解決就完事了;可這場空中浩劫的人員不同,在查到是機組人員操作失誤后,沒有直接甩鍋機長,而是調查背后的原因;

  2、究竟是什么讓經驗老道的機長們,犯了這樣的低級失誤?

  是我們的系統設計問題?還是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又或是讓機長的工作飽和度過高?一步步地深挖,最后還求助到最專業權威的NASA,做好科學的研究,制定措施,落到實處,防止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而不是簡單發個聲明,向公眾道個歉、檢討幾句就完事了!

  我想,這才是我們最該學習的地方。

  最后,也說幾點關于工作的聯想吧:

  1、工作中也經常接到領導安排臨時任務,因而打亂自己的正常工作節奏,當幾件緊急任務接踵而來的時候,我是否也會像這兩位機長一樣,手忙腳亂,遺漏最重要的點?

  2、當聽到對自己或本部門不利的聲音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甩鍋,還是和其他同事一起,沉下心來,真正分析、解決問題?當然,導向很重要,希望有所啟迪!

  一線三等兵:

  現在最困難的業務變成了神終端,可能是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畢竟4月之前還是如日中天。但是,面對困難和壓力的時候,我覺得我選擇進終端繼續奮斗更加有使命感和意義。我的地市,每天都有無數的員工奮戰在第一線,為了每一臺銷量而努力著。海外的困境,讓國內的兄弟姐妹們的工作變得更有使命感了,很多外包的員工,也沒有了雇傭兵的心態。我們要挺過去、沖過去,這是一種信念,也更加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去做好每一個細節,面向普通的消費者,不是幾句愛國口號就能打動他們的。

  徐虎_x00343809:

  1、自信,但不是盲目自信,是建立在自身過硬基礎上的自信,并把這種自信傳遞給身邊每一個人,讓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有必勝的信念;

  2、密切的團隊合作,我們目前在推行的KA生意計劃、零售變革、渠道變革等,都需要渠道、零售、市場、體驗店等部門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在管控好市場秩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消費者體驗,進一步提升華為的市場份額;

  3、心中始終把客戶放在第一位,心中始終記著,要把11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安全帶回去,這種偉大的職業精神,需要我們去學習;

  目前的戰時狀態,我們更要高標準、嚴要求,從自身做起,做好團隊表率,一定能夠帶領團隊能夠挺過去、沖過去。

  想飛的翅膀:

  除了意志和精神的重要,不要忘了機長30年如一日的閉氣鍛煉,一直保持著極強的職業化自我約束;不要忘了電子儀表盤全部壞掉,數十個手控操作沒有一個失誤;不要忘了乘務長說的“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不要忘了地面指控的全方位保障;更多的時候,當沒有這些意外問題的時候,還有機修師們,地勤保障們。

  有時候想想,華為對人的評價,允許一個“飛行員”牛逼地開“一輩子飛機”,成為一個牛逼的“機長”嗎?我也不知道民航的飛行員和機長是不是要在各種匯報PPT和價值呈現上花很多心思,有沒有在簡單粗暴的學習考試和被通報中忽略了對checklist每項操作的反復熟練。他們有沒有遇到因為導向需要,破格提拔,提拔了不能勝任的人;祛除平庸,祛除了扎實肯干的人。

  賈翔_j00274769:

  很多片中內容與我們當前的業務形成了共鳴。

  1.機組上機前各模塊的碰頭會,再次熟悉確認航班的相關信息,這是有一套長期積累的完備規則來確保所有信息傳遞的完備性和通暢性,再熟悉也要完成,做到心中有數。在當前操盤能力持續下沉的情況下,我們各省業務面臨每一次新品大仗,每一個節日節點,都應該積累形成自己一套成熟的打法,打前有效部署,而不是基于個人能力或者經驗,因為這樣的成功是不可延續的,我們應該在一個好的基礎上持續做進化和升級。

  2.遇到險情后,各模塊應急措施和協同,也充分體現一個千錘百煉的團隊的經驗積累和應變能力。目前我們應對節日/新品/困難階段的及時調整和應變能力還是錘煉不夠,面對日銷持續下滑時尤其對外部KA的應變調節能力不夠,要形成面向KA的完備有效的銷售調節機制,渠道/KA/零售/GTM/體驗店等形成很好的四組一隊聯動機制,高度協同。

  3.片中提到“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我們也要敬畏這個市場,敬畏市場的規則,對我們的業務權利和職責也要敬畏。不去做涸澤而漁的事情,不去做破壞市場秩序和大盤的事情,不濫用區域內品牌主導地位帶來的對KA和渠道的“優勢地位”,保持謙虛心態,業務高質發展優先。同時,對于任何消費者都要保持敬畏心態,不因為前期的快速增長而飄飄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夏慶華_x00220278:

  機長及團隊工作的職業化、上下高效的協同、職責的敬畏、必勝的信念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在工作中要和團隊一起養成梳理工作checklist的習慣,做到事事有閉環、及時復盤,發現問題、樹立標桿、優秀案例復制推廣,讓我們成為職業化的團隊,敢于對標業界最優,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的服務。

  2、及時做好上下信息的拉通,保證信息暢通,及時解決問題。同時要做好代表處內部的高效協同,及時為一線提供準確的解決方案和落地監控機制。只有做好上下的協同,才能讓團隊有明確的方向;只有做好內外的溝通,才能保證團隊準確的落地。

  3、敬畏職責,敬畏規章。時刻和團隊不會忘記我們的職責是以客戶為中心,全力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我們要更加深入的去探尋市場的規章,按照規章辦事,才能夠真正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服務,才能夠不斷地提高我們的服務水平。

  顧佳亮_g00245487:

  1. 自信來源于實力,更來自于堅定不移的信念。CBG大中華區在應對未來發展的變革中,作為主官,我們需要以身作則,更需要持續給團隊帶來能力和信心,用心打好每一場戰役,以戰養戰,持續不斷提升團隊能力!

  2. 專業和自信來自于日復一日的重復CHECK,摳好每個細節,對每個環節都一絲不茍,不斷總結復盤,不斷優化。影片中起飛前流暢的核對和溝通,體現機組人員工作的高質量高效率,令人感觸頗深,大中華區倡導業務反思,建議建立周報制度,目的亦是如此,我們應該深度思考如何用好這些工具!

  3. 遇到險情后,控制艙、客艙完全失聯,兩隊人馬互相信任、充分協同,心里想的都是,我要把我負責的工作做到最好,不懼困難堅持做到,這才有了最后的安全著陸。5月A國事件后,對于每個華為人來說,我們也面臨一場高空遇險,兄弟們內心的斗志和熱血,也要像機組人員一樣化作將最本職的工作做到極致的動力和結果,哪怕電閃雷鳴,也能沖破黑暗,迎來光明。

  4. 從遇險到著陸,機組人員、地面指揮中心、民航局、軍方、周邊飛機、消防、醫療等,短時間內多方協同,簡單高效。面對復雜多變的終端市場,我們也需要化繁為簡,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用心做。多兵種作戰,最高效的莫過于每個人“敬畏使命,敬畏責任,敬畏規章”!

  “塔山中的塔山,鐵軍中的鐵軍”!

  薛智涵:

  觀影后,對影片中的幾點精神內涵感悟深刻,機務組與乘務組人員的臨危不懼的堅定信念與嚴謹務實的職業素養深深感染了我,如何將這種寶貴的愛崗敬業精神遷移到我們的業務中,個人做出如下思考總結:

  夯實職業能力,提高職業素養。電影中,飛機飛越高高原,因海拔過高突發危情,機務組與乘務組人員憑借其日復一日的訓練成果,在千鈞一發之時對危機做出一系列正確響應,保障全體乘客得以獲救。試想一下,如果機務組與乘務組人員不具備過硬的職業能力與專業素養,在事故面前無法做到有條不紊、緊張有序的應對危機、化解險情,后果則不堪設想。由此可見,我們在業務中須以提升自身職業能力為重,堅持從自檢自糾中查漏補缺,在團隊管理、決策制定等方面展現出較高的職業水準。職業化能力具體表現為職業化的思想體系,即:職業化的分析視角與職業化的解決方案。做到“精準鎖定問題,深入分析問題,有效解決問題”。

  使命感、責任心為自驅力之源。電影中,機長在飛機擋風玻璃破碎后,頂著呼嘯的寒風,冒著窒息的危險,克服心理、生理方面的種種挑戰,以百折不撓的信念堅持駕駛,最終安全返航。是什么使他不畏艱險、迎難而上,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仍堅守崗位?必然是源自于他心底的那份責任與擔當。不論從事任何工作,“要我做”永遠比不上“我要做”結果好,良好的自驅力是優秀員工的必備素養。自驅力來源于個人對其所從事工作的高度認同與由衷熱愛,并以此為前提,激發出個人對崗位工作的強烈使命感與責任心。由此可見,“愛崗”方能“敬業”,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使命感、責任心,提升自驅力,全情投入到工作中,貢獻個人價值。

  bihong:

  觀中國機長感悟:

  扎實的專業能力:臨時抱佛腳解決不了問題,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積累經驗和能力,隨時迎戰各種突發狀況;

  團隊的協作:現代社會,單打獨斗的時代早已經過去,團隊的力量才主是成功的關健,這個過程首先團隊的個體需要加強自身能力建設,還需要有效的制度保障緊密合作,團隊成員間通過共同目標的牽引,及時補位;

  主官的領導指揮:主官的專業性和敏銳性確保決策方向正確,危機時刻,選擇最優的應急方案;

  戰時狀態艱苦奮斗站好每一班崗。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