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家借疫情斂財:N95口罩被炒至近千元一盒

2020-01-27 11:37:35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臨近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公眾的心。1月21日,國家衛健委通報了最新情況:截至1月20日24時,國內報告新型肺炎確診病例291例。  疫情的傳播,也使得各地口罩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但同時,筆者
  臨近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公眾的心。1月21日,國家衛健委通報了最新情況:截至1月20日24時,國內報告新型肺炎確診病例291例。

  疫情的傳播,也使得各地口罩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但同時,筆者發現,不少商家坐地起價,大發“疫情財”。

  鐘南山院士提出,如果感覺到不舒服的話,一定要戴上口罩,但并非一定要N95口罩。“戴口罩還是有一定的用處,這些病毒并不是單獨存在,其常常存在于飛沫當中,一般的外科口罩能夠阻擋大部分(病毒)。”

  在如此背景下,一些不良商家置市場急迫需求、置公共安全于不顧,大肆哄抬價格,發起了“黑心財”。對這類行為,不狠狠打擊懲治,就無法穩定市場,也不足以平民憤。

  例如,同樣品牌、包裝的“醫用護理口罩”(10只裝),每經記者在深圳一家藥店,1月20日詢問得到的價格是10元/包,但記者在1月21日再次詢問時,價格已經上漲至39.9元/包。

  而N95口罩,漲價幅度更是驚人。1月21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抱怨,電商N95口罩(25只裝)的價格,“早上9點下單119元,隨后價格變成139元、159元、209元!”

  1月21日下午,筆者再次查詢發現,3M品牌的N95口罩,有商家甚至掛出了998元/盒(20只裝)、798元/盒(15只裝)的價格。

  從板藍根和白醋瘋狂漲價,到現在口罩瘋狂漲價,有消費者無奈感嘆:“雖然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至少這次大家買對了東西,也算是一種常識上的進步吧。”不過,筆者注意到,對于這種商家哄抬物價的行為,指責與唾棄的聲音不在少數。

  “需求影響價格”固然是市場經濟中的基本規律,但前述價格上漲的情況,早已脫離了正常的漲價范圍。且不論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樣涉及重大公共安全面前,商家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需要警惕的是,目前僅僅是口罩價格上漲,而與疫情防治相關的商品還有很多,例如藥品、醫療器械、衛生材料、糧食、副食品等,不法經營者是否也會變著法兒想著漲價?這些乘機囤積居奇的商家,擾亂市場秩序、影響正常的生產和流通、給社會防疫工作帶來很多麻煩。因此,筆者認為,必須予以足夠重視,防止事態蔓延。

  目前已有市場監管部門出手,比如上海就明確表示,嚴查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行為。

  實際上,疫情突發,商家口罩儲備不足可以理解。但是,即便有供應壓力,商家也沒有理由“坐地起價”。

  筆者注意到,面對口罩搶購,很多藥店推出“限購”方案,即每人限購2包、3包。這樣的方式,既減緩了供給壓力,也使更多消費者可以買到口罩。待這批“限購口罩”使用完畢時,新的口罩也已經到貨,從而可以平緩市民的恐慌情緒。

  這些商家主動維護市場穩定,并照顧到消費者需求的行為,值得“點贊”。要知道,在疫情面前,眾志成城、凝心聚力,才能克服困難。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