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的畫幅對拍照有何影響?

2022-06-04 14:16:09   來源:中關村在線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相機的畫幅,實際上指的相機傳感器的尺寸。在膠片時代,相機的畫幅就是膠片的大小;來到數碼時代,不論是CMOS還是少數留存的CCD傳感器,畫幅就是這些傳感器的尺寸。我們總說底大一級壓死人,這里的底,也是指
  相機的畫幅,實際上指的相機傳感器的尺寸。在膠片時代,相機的畫幅就是膠片的大小;來到數碼時代,不論是CMOS還是少數留存的CCD傳感器,畫幅就是這些傳感器的尺寸。我們總說底大一級壓死人,這里的底,也是指的畫幅。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畫幅,以及不同畫幅對拍照有何影響。

  傳感器都有哪些尺寸?

  既然畫幅是傳感器的尺寸,那么畫幅都有哪些尺寸呢?我們先來看下面的一張圖。

  

  不同傳感器尺寸的對比

  傳感器的尺寸分為很多種,尤其是現在相機、手機、無人機、運動相機等等拍攝設備異常豐富,傳感器的尺寸規格也是琳瑯滿目。

  我們常見的絕大部分手機、無人機、卡片相機、運動相機等等設備,它們的傳感器普遍要小于1英寸,比如1/2.3英寸、1/2英寸、1/1.3英寸等等規格。這部分產品的傳感器規格最豐富,同時每個品牌、每個型號之間的傳感器尺寸都有可能不同。

  上面介紹的1英寸以下的傳感器都稱之為“小底”,從1英寸傳感器尺寸開始,就可以稱之為“大底”了。很多卡片相機、少量無人機等產品的畫幅都是1英寸。

  1英寸之后,就是M4/3畫幅、APS-C畫幅、全畫幅和中畫幅了,傳感器的尺寸增加就會更加明顯。在這些畫幅領域,主要涉及的產品是相機、攝像機和極個別無人機。而且這些產品從入門一直涵蓋到專業級。

  在相機領域,M4/3畫幅傳感器目前主要用于奧林巴斯和部分松下的相機中。APS-C畫幅傳感器涉及廠商最豐富,包括佳能、尼康、索尼、富士等品牌均有涉獵。全畫幅傳感器主要涉及佳能、尼康、索尼、松下、適馬、徠卡這些相機品牌。中畫幅傳感器主要應用在哈蘇、飛思、富士等品牌的產品中。

  不同畫幅的影響1:像素和解析力

  畫幅不同,也就是傳感器的尺寸不同,能夠涵蓋的像素數量就不同。

  以我們常見的APS-C畫幅、全畫幅和中畫幅為例:

  APS-C畫幅的最高像素是3250萬,涉及的產品比如佳能EOS 90D、佳能EOS M6 Mark II,以及佳能剛剛發布的EOS R7。

  全畫幅領域的高像素產品比較豐富,其中涉及到4000萬以上的產品涵蓋了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徠卡、適馬的產品。當然,目前全畫幅領域的最高像素為6100萬,產品為索尼A7R IV;徠卡M11則是以6000萬像素位列第二。

  中畫幅領域,每一臺相機都是高像素產品,其中大部分相機都是5000萬像素級別的。少數相機的像素達到1億,極個別相機的像素達到4億。

  像素高了,帶來的解析力就更加強大,因此畫面里可以記錄的細節更為豐富。同時像素高了帶來了更大的分辨率,可以為我們后期二次構圖帶來便利。

  不同畫幅的影響2:控噪和寬容度

  傳感器的尺寸越大,理論上會帶來更好的控噪表現,當然并非絕對的,還要參考所涉及的像素數量。如果是不同畫幅之間,畫幅的尺寸越大,控噪效果就會相對更好。如果是相同的畫幅尺寸,那么像素數量更低的產品,控噪效果就會更好。

  比如說都是全畫幅相機,2400萬像素的產品和5000萬像素的產品相比,2400萬像素的相機就會擁有更好的控噪效果。

  寬容度方面,就是相機的畫幅越大,寬容度的表現越好。什么是寬容度,其實就是相機保留高光、暗光區域細節的能力。我們在大光比環境下拍照,難免會放棄高光或者暗光區域的細節,來保留另一個部分的細節。然后我們通過RAW文件的后期,將這些部分的細節修復回來,修復的很完美,其實就是寬容度優秀。

  不同畫幅的影響3:鏡頭轉換系數

  最后,就是鏡頭的轉換系數。我們在使用鏡頭的時候,鏡頭上的焦段標記,并不一定是最終的焦段,因為不同畫幅之間,還有個轉換系數的概念。

  比如我們使用50mm標準焦段的鏡頭拍攝,在全畫幅上使用,鏡頭的轉換系數為1,所以實際焦段還是50mm;如果在中畫幅上使用,鏡頭轉換系數大約為0.8,也就是實際焦段為40mm;如果在APS-C畫幅上使用,鏡頭轉換系數為1.5或者1.6,實際焦段為75mm或者80mm;如果在M4/3畫幅上使用,鏡頭轉換系數為2,實際焦段為100mm。

  到此為止,我們的介紹就結束了。相信本篇文章可以幫助大家比較深刻的了解相機的畫幅,以及畫幅對拍照的影響。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